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06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78篇 |
工人农民 | 246篇 |
世界政治 | 407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09篇 |
法律 | 1197篇 |
中国共产党 | 2665篇 |
中国政治 | 3207篇 |
政治理论 | 467篇 |
综合类 | 6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107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160篇 |
2015年 | 258篇 |
2014年 | 853篇 |
2013年 | 824篇 |
2012年 | 857篇 |
2011年 | 894篇 |
2010年 | 911篇 |
2009年 | 766篇 |
2008年 | 774篇 |
2007年 | 573篇 |
2006年 | 445篇 |
2005年 | 302篇 |
2004年 | 233篇 |
2003年 | 179篇 |
2002年 | 194篇 |
2001年 | 126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8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连海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3,4(4):103-106
中国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 ,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与其他民族相较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人道德人格产生的源泉 ,良序美俗的创造者 ,是国人获得和维持家庭和睦幸福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中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形成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里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遗产仍然能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2.
如何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的“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就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83.
84.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破解“三农”难题,应当对现行的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以利于实现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规模经营。这种改革,就是在坚持家庭承包制不变的基础上,再建立一种促使土地相对集中的制度,从而克服分散经营的缺陷,使家庭承包制能够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85.
1893年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小时候的生活同其他农民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这是毛泽东1959年回韶山时写的诗句。故乡韶山,是他生命的起点,有他先辈的坟墓和传统,使他学到了至死仍保留着的方言和生活习惯:爱吃辣椒、红烧肉,爱用牙粉刷牙,爱穿长筒棉纱袜等等。这些生活习惯永远留在了他的身上,烙在了他的心里,无论他到哪里,甚至后来成为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巨人,都无法抹掉韶山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迹。 相似文献
86.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习型家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强化读书理念、掌握两种做法和三层联动,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87.
家住北碚区天生街道的廖利林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是工程师,美丽活泼的女儿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底,女儿突患一种不常见的脑膜炎,在1997年大年初一晚上,被死神夺走了花儿一样的生命。廖利林说:“女儿走后,她爸爸一病不起,后来半身不遂,我们家遭受了更大的不幸。” 相似文献
88.
89.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阅微草堂笔记》的家庭伦理道德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视与建设家庭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从正反两个方面,就夫妻关系、孝亲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关系等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肯定了克己忍让、尊老爱幼和强烈的责任感等家庭伦理道德.剔除其封建糟粕,对当今建设新的家庭伦理道德不无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0.
唐娅辉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4):57-61
传统家庭美德作为一种伦理道德文化,积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蕴藏着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人伦关系的意蕴,通过对其进行现代诠释和价值升华,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超越创新,可以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历史依托和丰富营养,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