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195篇
中国政治   393篇
政治理论   78篇
综合类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31.
周易 《党政论坛》2011,(14):28-28
与李达结为连理 王会悟,1898年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父亲王彦臣是晚清秀才,他在镇上办的私塾,茅盾曾在那里读过书。王会晤6岁起随父就读,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她从小养成了善良勤劳又刚强坚毅的性格。12岁时,她考入嘉兴女子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932.
陕西省委将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每年为未成年人做的十件实事之一,成立了由教育、民政、关工委等部门组成的家教工作指导协调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全省各级妇联切实履行牵头职责,深入推进家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33.
李娟 《学习导报》2011,(20):47-47
人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三种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典型的血缘文化,在圣贤先哲们看来,治家是治国的基础,个人的荣辱兴衰功名祸福几乎系于整个家庭之上。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家庭教育,有“居身务期质朴,训子要有义方”的良好传统。  相似文献   
934.
《中国妇运》2008,(12):F0002-F0002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化“双合格”活动,北京市妇联于2004年初推出了以“在全市建立百个母亲课堂、百个社区儿童德育中心,每年进行百场家教知识讲座、百场亲子互动活动”等十项以家庭教育工作为具体内容的“十百计划”。如今,“十百计划”基本完成,共举办亲子互动活动651场,开设家教讲座1004场,  相似文献   
935.
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丰裕,多元文化的冲击、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出现了弱化甚至缺失的状况,这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分析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弱化的原因及强化家庭教育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36.
《中国妇运》2008,(10):47-47
2008年7月5日市妇联在和平区新文化花园社区启动了“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进社区”项目。该项目是市妇联在深入实施“母亲教育”工程、推进“百万母亲进学堂行动计划”基础上推出的又一项具体举措,力图在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自身职能作用的基础上,利用社区已有资源优势,依托“半边天家园”这一有效载体,根据每个社区不同的需求,深入社区,深入家庭,开展有针对性地指导与服务,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父母和子女共同成长。项目为期一年,分为调研启动、组织实施、总结推广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37.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言想获得家庭教育的成功,首当其冲的是更新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父母孩子共同促进心理健康,就是新世纪对我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8.
衡阳市“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创办人李丽,用精神走路,走出了人生辉煌。她摇着轮椅长期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被人们誉为“和谐天使”、高墙内的“精神慈母”和“中国的海伦·凯勒”,被评为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相似文献   
939.
当我们的民族在分数至上的绑架下,在教育遗祸频频现行的乱象下,是该抽出时间反思一下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了。我们不该为了追求幸福,而丢了幸福感;为了追求发展,而丢了灵魂。  相似文献   
940.
物质利益观是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看法。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是一定阶级的人们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占有。就我国人口总数和大学生总量而言,我国还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阶段,高考的录取率在2011年已经达到72.3%,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约有600多万人,庞大的人口数字背后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