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99篇
中国共产党   93篇
中国政治   155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本文背景:在福建省长乐市的西洋中路,曾经举办过一场很特别的活动——近百名莆田女孩组团去长乐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些自发组成“寻亲爱心帮助小组”的被抱养者,期盼着找到亲生父母,了却心愿。  相似文献   
122.
师范院校一次性的教师职前培养,已经难以适应教育的改革与实践.高校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实施,新技术革命为教师带来了新工具新技术,同时也向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借助新技术来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借助于媒体技术的支持与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变革,各种新型的媒体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纷纷涌现,成为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事物.  相似文献   
123.
据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0万,然而随着大幅扩招,这一数据到了2008年和2009年已急剧增长到550万与590万,是2001年的5倍左右!  相似文献   
124.
高中阶段普职规模大体相当的“职普分流”政策在执行中由于容易引发教育焦虑情绪而备受社会关注。通过文献梳理和调查研究可知,焦虑情绪主要原因之一是“职普分流”政策中针对不同教育类型的自主选择权保障不充分。基于权益保障的视角,可以发现尽管该政策的执行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形式上的合法性,但遮蔽了公众自主选择权减损的事实。为此,需要平衡自主选择权与公众的社会义务,调整和分配各种利益关系,扩大公众的教育自主选择空间,从“职普分流”转型为“职普融通”。  相似文献   
125.
盛光希 《求索》2006,(9):198-200
特定的职业范畴及多重文化、社会因素的呈现构成了职语的复杂性。对其作语境、语义、语用三维分析,从语言形式、内涵、意义等方面进行层级感知和把握,有助于其理论的解构和调适。  相似文献   
126.
顾敏康 《犯罪研究》2011,(4):9-10,13
中国人的文化中十分讲究对老师的尊重,所以有“一日为师,终生父母”之说。将老师比作“父母”,这当然是出于对老师的一种非常朴实的尊重和敬仰;作为学生,铭记和感激老师为他们解惑和引路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这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这种铭记和感激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和超越时空的。  相似文献   
127.
王若翰 《新民周刊》2012,(30):50-53
理论上,打拐所解救的儿童不是被"遗弃"的孩子,因此,他们不能被领养。但现实中,这些孩子往往盼不来自己的亲生父母,只好在福利院和代养家庭中辗转。难以稳定的生活,让他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28.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从探究学生职涯辅导体系着手,构建与应用技术型高校相适应的学生职涯辅导体系,是当前技职高校持续发展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台湾技职高校的学生职涯辅导体系呈现出科学化、数字化、人本化、全程化和社会化等“五化”特征,这给大陆职业教育构建学生职涯辅导体系带来的启示是:有学科理论知识背景支撑、数字化服务、辅导与考核、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贯穿到学生整个教学和教育活动中、紧跟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29.
文中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技职院校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些做法,并根据台湾经验,对大陆高职教育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提出了个人的建议,为海峡两岸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正>21世纪的亲子关系法必须适应家庭形式的变迁。民法典一直以来赖以建立的和孩子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婚姻家庭模式已不再适应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今天孩子们越来越多地与没有结婚的父母一起生活在一个家庭共同体中。此外,婚姻和伴侣关系日益增加的不稳定性也导致许多孩子成长于继家庭中。与孩子有自然血亲关系的父母一方所建立的新的关系可能是异性伴侣关系,也可能是同性伴侣关系;其表现形式可能是婚姻,也可能是生活伴侣,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