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84篇
中国政治   91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七国集团与世界经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七国集团,是指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等世界上七个最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政治论坛,它也因此有“富人俱乐部”之称。就形式而言,它实际上是所谓西方主要国家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国际会议制度。参加该论坛的国家每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以及若干次部长级会议(包括外长会议和财长会议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作为一种固定的会议制度,从1976年起轮流在西方七国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西方七  相似文献   
52.
随着弱势群体规模的逐年上升,公众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对政府的信任,如果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继续恶化,基本权利受到严重侵害而无法保障,就会加剧劳资之间、穷人和富人之间、农村人和城市人之间、公民和权力机关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健全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制度,完善各种法律保护途径,加强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职能,转变弱势群体自身的观念,既是人道主义和法律正义的体现,也是深  相似文献   
53.
在城市化大背景下,脱离农业生产的乡村富人为什么会回村参与基层治理?基于洪村的个案表明,富人治村的出现,是经济资本扩大后的乡村富人为谋求社会地位的提升使然。富人治村实现后,洪村"面子"文化推动了对乡村富人社会地位的认可,乡村富人的社会行动也继续强化公共领域的公益倾向。洪村富人治村的实践说明,在分化日益加剧的洪村,乡村的"面子"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对乡村富人道德期待的非正式规范,是引发富人治村的另一种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4.
2011年9月12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在上海揭晓。此前一天,“胡润富豪榜”也已公布。2011年“胡润富豪榜”上榜百亿富豪达到127位,比2010年增加了30位。比2009年增加了62位。  相似文献   
55.
外流的财富     
徐欢 《党政论坛》2012,(22):16-17
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超过了100万的富裕公民(净资产超过160万美元的人士)。然而中国大陆似乎很难留住他们,7月31日发布的《胡润白富报告》显示,16%的中国富人已经移民国外或是向其他国家递交了移民申请,44%的人即将着手移民。超过85%的富人计划送他们的孩子去国外接受教育,三分之之一的富人拥有海外资产。  相似文献   
56.
邢少文 《南风窗》2012,(10):10-10
一个阶层完成自我救赎与造福他人,既需要社会体制的转型,也需要这个阶层集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57.
在分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结构基础上,富人作为新型治理主体治村一直成为基层治理的普遍现象,随着国家意识通过基层政权向村庄不断渗透的过程中,通过治理任务、治理方式、治理空间的不断转变,基层治理进行着相应的调试,逐渐出现富人治村回归的现象。在基层治理过程中,不同的政府意识、不同的政策以及不同的中心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可以看到政府、村集体与个人的互动机制,反映出不同的治理任务体现不同的基层政权渗透状况,影响着治理主体的参政动机。同时,治理任务和监督体系的不断转变也影响着治理空间,治理方式也相应得到调整,形塑出基层治理所遵循的不同的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58.
马赛刻 《新民周刊》2012,(20):33-33
家族企业的接班问题看似家事,外人不必费心置喙,但其实和"中国人富了怎么办"这个话题很有关系。几十年前,有人开始思考"中国粮食多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事实证明,这个担心很是超前;如今,有人思考起"中国人富了怎么办"的问题,倒是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59.
人穷志不穷     
王岩 《党政论坛》2013,(4):62-62
一位未成名的青年画家,靠画人像为生。一天,一个富人经过,喜欢他的画工,便请他画一幅入像。双方约好酬劳是一万元。一个星期后,富人依约前来拿画时起了歹念,心想:“这人年轻又没有名声,画中的人像是我,这幅画如果我不买,绝不会有人买。”于是不顾约定,说只愿花三千元买这幅画。  相似文献   
60.
一段时间以来,在我们的社会里,穷富之间忽然裂开了一道深深的鸿沟。这道鸿沟不仅仅意味着收入的差距,更表现为一种心理上的对立。可资佐证的一个例子是,普通汽车出车祸往往反响不大,但“宝马撞人”一定群情愤懑,甚至有人开玩笑,“奥拓车主打人是人民内部矛盾,宝马车主打人,那就是阶级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