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7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4篇
法律   220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149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十多年来 ,尽管世界上毒品更新换代 ,品种不断翻新 ,但鸦片这种传统毒品仍不断从境外渗透入境 ,危害着红河州乃至更广阔的地区。与前几年相比 ,当前的鸦片犯罪在毒品来源、贩运手段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将这种变化及原因作简要分析 ,以便在严厉打击精制毒品犯罪的同时 ,采取针对性措施 ,遏制鸦片烟毒的发展和蔓延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2.
《刑法修正案(十一)》修订了洗钱罪的犯罪主体、客观行为方式、主观“明知”等构成要件和罚金刑内容,与此同时,反洗钱的司法适用规则也随之改变。当前,走私犯罪及其衍生的洗钱行为的认定,存在罪数认定缺乏统一标准、洗钱犯罪起始时间节点及其上游犯罪认定过于复杂等困境。为破解这些困境,司法机关应从刑法规范的体系和整体解释出发来判断走私所得的接收和处置行为与“共罚的事后行为”的关系、下游行为与走私犯罪行为的关系,从而作出罪名认定和罪数评价。在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明知”时,不能要求其对某一具体上游犯罪的罪名具备明知。走私犯罪的犯罪所得应包括犯罪直接或间接产生、获得的一切财产。  相似文献   
33.
郭芳宇 《法制博览》2023,(17):145-147
生物医学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人力对于生物医学的干预程度日益加深,由此引发的法律问题日益凸显,此前,上海海关截获夹藏走私入境的人体细胞,说明我国在新兴行业的走私领域的法律治理仍有漏洞。本文从人体细胞走私的角度切入,对人体细胞走私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人体细胞走私的法律治理路径,以期为我国反走私综合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4.
叶江嫣 《法制博览》2022,(6):160-162
伪报价格走私犯罪案件在走私案件中是最为常见、基数最大的一类案件,通过经验总结法和文献查阅法,从分析伪报价格走私犯罪案件的特点入手,对有关伪报价格走私犯罪案件的侦办难点进行归纳,并提出一系列的侦查对策,从实战角度解决伪报价格走私犯罪案件侦查的难点问题,为海关缉私部门侦办此类案件提供针对性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5.
近几年来,日美澳印四国战略互动日趋频繁、战略合作日益加强,成为牵引亚太格局变动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日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不遗余力地推进四国战略合作。该战略合作是中国崛起背景下,日美澳印重塑亚太格局,攫取权益的平台和路径,并且呈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但是,该战略合作也面临着局限性和困境。战略合作框架的不完善、大国因素的影响、四国对中国崛起认知的不同、应对中国在四国对外战略中位置的不同等因素制约着"日美澳印"战略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36.
走私犯罪系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之一,走私犯罪所得的合理界定不仅涉及走私违法所得没收的范围,而且关系着洗钱罪的定罪与量刑。结合走私犯罪的法定犯性质、经营型犯罪特性以及违法所得认定的一般理念,应以走私犯罪获取的非法利润数额认定其违法所得数额。虽然《刑法修正案(十一)》删除了洗钱罪"明知"的表述,但这并不改变洗钱罪的主观要件,行为人仍然应当具有"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及性质的主观故意,且应当将"明知"作为该罪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在限制入罪方面发挥作用。在自洗钱入罪的背景下,应以走私犯罪所得产生的时间节点界分走私罪与洗钱罪,购销走私货物不构成洗钱罪,对走私行为人自洗钱的行为应当以走私罪与洗钱罪并罚。  相似文献   
37.
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目标保持了相当的连续性,即防止中国崛起为势均力敌的战略对手,但对如何防范中国崛起却充满了争论,这主要源于美国各界对“中国崛起”认知存在分歧.与此相一致,美国对华战略也经常表现出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源于其根深蒂固的战略文化和意识形态偏见,但受国际环境、利益需求和国内政治的掣肘,“认知”并不能简单地转化为政策.在中美利益高度融合的背景下,美国实际上缺少应对中国崛起的有效手段,这凸显了美国对华战略困境.  相似文献   
38.
从尼克松时代开始,美国商会一直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积极务实推动者.2017年,美国商会对华情绪出现显著变化,首次施压政府对华采取强硬措施.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上任,共和党控制参众两院后,美国商会在美国内政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政府重视倾听其利益诉求并延续其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利益诉求或将直接体现下一轮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主攻方向.将美国商界的经济理性注入特朗普的“公平贸易”,以加强贸易执法做法力求在核心问题上有所斩获,施压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调整核心产业政策,确保美国投资者在华获得“公平”投资机会.美国商界对华情绪变化背后原因复杂,分析美国商界对华态度演变及影响,进而掌握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变化,对中国政府准确制定对美经贸政策、维护中美关系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冷战初期,美国对西欧实施经济复兴,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经济管制。新中国建立后,美国先后通过NSC41、NSC48两份文件,确立了对华经济遏制政策——出口管制。朝鲜战争爆发,尤其是中国参战后,美国将其升级为全面禁运,给中美经济关系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40.
沈燕清 《东南亚》2012,(3):68-73
鸦片的使用在印度尼西亚群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鸦片税收一直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的印尼共和国在建立初期也被迫将鸦片作为重要的财政来源,这是由于印尼八月革命需要巨大的财政支持,同时荷兰的封锁政策给新生政权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新生政权通过设立鸦片局和推动鸦片销售来缓解财政困难,但这种做法也面临严峻的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