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3篇
法律   550篇
中国共产党   318篇
中国政治   714篇
政治理论   108篇
综合类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将给国内垄断行业带来哪些影响?普通百姓如何从新法的实施中获益?在此,我们聚焦新法,为广大读者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102.
随着国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运行机制的逐步建立,不可避免地对目前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着激励方式单一,职务消费严重,监督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建立合理、有效、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方式和手段,指出了建立健全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3.
寻租、灰色收入、过度在职消费、内部人控制等现象在我国广泛存在。因此,国企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是防止这些现象进一步泛滥,防止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的有效措施。把对国企经营者的业绩评价与监督约束联系起来,从目标责任约束、阶段业绩评价约束、财务监督、审计监督约束、公司治理结构约束等几方面完善国企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4.
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架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克江 《唯实》2002,(11):16-20
建立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制度安排。构成这一机制的主要内容应是一个表现为“薪酬包”的综合性全面薪酬体系 ,它包括年薪激励、股权激励、职位消费激励和保障收益激励等基本形式。企业应根据不同的体制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战略进行最佳组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5.
106.
《时事报告》2006,(6):8-8
政协委员、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呼吁,中国要想对世界文化做出较大的贡献,国家就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中国是四大发明的发源地之一,但几百年来,逐步落后,对外文化交流逆差严重。和对外贸易“出超”相比,我们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入超”,存在“文化赤字”。中国无意强权,但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就成了一个“硬件加工厂”。  相似文献   
107.
对入世后国企经营者按市场机制分配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学富 《求实》2003,(12):33-34
入世后 ,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高额年薪制运行的理论机制表明 :经营者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特性的供需离散合力作用模式 ,形成经营者高额年薪收入的客观机制。经营者劳动力资源需求的工资弹性很低产生着不可替代效应 ,形成国企经营者高额年薪收入的基础机制。经营者的效用是追求目标利益最大化 ,形成国企经营者高额年薪收入的目标机制。经营者就业市场和就业机会、经营者人才市场竞争和经营者按劳分配以及工资关系等与国际市场接轨 ,是企业经营者实行高额年薪制运行的劳动力市场依据 ,形成经营者高额年薪收入的市场机制分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8.
论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关于消费者的概念问题 关于消费者的概念,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1978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对消费者的概念曾作了界定,认为消费者是指“为个人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1985年我国国家标准局发布的《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给消费者下的定义是:“为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109.
110.
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已成为必然趋势。广西作为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国际劳工标准的重要性,认清SA8000的实质,以各种措施鼓励企业积极进行SA8000认证;加强贸易壁垒调查制度;制定适应我区的政策,结合企业特点和需要实施劳工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