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86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沈栖 《检察风云》2014,(17):31-31
封建社会的官吏分为“清官”与“贪官”两大类,大致还是靠谱的。前者受到人们的赞颂和期盼,后者则遭到人们的谴责和唾弃。当年,“文痞”姚文元在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时曾断言:“清官比贪官更有危害性”,说清官善于伪装,有着极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这纯属扯淡!要不然,现如今“清官戏”怎会如此受到追捧?百姓中怎会依然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清官情结”?  相似文献   
162.
封建时期,大量北方南迁移民定居于福建各地,人口迁移活动促进了当地各个时期的开发进程,对福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通过探索福建外省移民开发空间进程,总结得出封建时期福建外省移民开发格局的形成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唐代之前初步开发阶段;唐、五代全面、大规模开发阶段;宋元跻身全国先进地区之列以及明清开发的尾期阶段。在总体开发方向上形成福建特有的规律,即移民开发呈现出近似环形开发轨迹,实践了从内陆到沿海再到内陆的开发模式,并经历了沿河谷开发向平原、台地开发再向山地丘陵开发的转变。此外,福建移民开发还呈现出点轴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3.
在元政权建立之前,蒙古族原是一个经济落后的游牧民族,尚处于奴隶制社会发展阶段。元朝建立后,随着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在“附会汉法”的同时,仍然保留了大量奴隶制残余因素,受这些落后制度的影响,元朝的土地关系出现了逆转、倒退的内容,两宋时期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至此也受到扼制和破坏而呈现出衰退、消沉的态势,相应地,民事法律关系总体来说也处于迟滞状态,两宋时期民事法律发展的势头受到严重顿挫。  相似文献   
164.
"不平则鸣"理论是唐代思想家、文学家韩愈思想和艺术追求的体现,它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文人志士创作的重要心理动力。它既是对中国古代诗论的继承和发展,又对后来那些抒发  相似文献   
165.
水风 《廉政瞭望》2008,(4):19-19
老百姓真心实意的欢迎清官,那皇帝喜欢清官吗? 封建社会中,皇帝最怕的,就是百姓造反,江山不稳。而处在被压迫盘剥境地的民众,则盼望英雄出世,拯救他们于水火。而能担当此任的,一是劫富济贫的侠士,以梁山好汉为代表;另一个就是清正廉洁的清官,以包拯、海瑞为代表,他们都成为平民百姓梦寐以求的执法乌托邦和救命稻草。  相似文献   
166.
杨叶红 《湖湘论坛》2002,15(1):39-40
一、封建社会儒家的“德治”与今日之“德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德”的内涵也不同封建社会的经济是一家一户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人们以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结成一定的经济关系,从事生产劳动。个人从属于家庭,不是独立的生产者、管理者,只能依附于家庭或家族才能生存。家长对家庭成员享有特权并承担对家庭成员的义务,自然血缘关系纽带是人们从事劳动协作、进行社会合作的主要凭藉①。由于个人经济上对家庭、家族的依附关系,与之相应的伦理道德也就强调个体从属于群体,讲求整体和谐。人与人之间不是相互争斗的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167.
俗话说 :“朝中有人好做官。”在封建社会 ,这恐怕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杨玉环当上贵妃之后 ,杨家人个个都飞黄腾达。她哥哥成了当朝宰相 ,她姐姐成了“国夫人”。武则天篡夺帝位之后 ,武家便个个大发 ,鸡犬升天。北宋奸相蔡京“得道” ,他的四子一孙都成了朝中显贵 ,连侍婢、小妾都封为夫人。解放前 ,阎锡山把持山西 ,会说五台话的便可以挎洋刀。然而 ,凡事总有个例外。即使在封建社会 ,也不乏开明的帝王和贤臣 ,他们以江山社稷为重 ,不徇私情。宋太宗赵匡义就是一例。据《容斋随笔》记 ,宋雍熙二年(985年) ,宰相李仿之子李宗谔、副宰相…  相似文献   
168.
关于西欧"封建主义"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中国有无"封建社会"问题,中外学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对于这样一个投入了学者大量精力、且尚未有结论的重大问题,应该遵循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原则,和历史研究"论从史出"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严谨取证、慎重定论,而不是轻易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69.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之谜中,有一个问题长期使人困惑。那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早就达到了较高水平,为什么却不能演进到新的社会形态?问题的无法解决似乎使人们不得不得出东方社会特殊论,不得不到物质生产以外的因素中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70.
在中华法制文明史上,两宋是继唐之后成就最辉煌的朝代。古典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商业活动极为活跃,打破了封建农本自然经济的压抑和沉闷,焕发出新的生机,并在中国整个封建历史长河中独领风骚。商品经济的繁荣同时也推动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复杂化,极大地丰富了民事法律的内容,使两宋民事法律大放异彩,成为中国民法史上一个陡起的高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