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86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中国封建社会的秘密侦查与奴隶社会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建立了专门的秘密侦查组织;秘密侦查的策略与方法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秘密侦查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之所以如此,这是由当时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刑事犯罪日趋严重和复杂,并呈现出集团化趋势,以及纠问式刑事诉讼模式的确立等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2.
封建主义或封建社会的涵义虽然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但土地的分层占有制、以私人契约为基础的普遍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统治权的分散等,是其基本特征,为一般学者所公认.中国战国或秦以后的社会制度,显然与此不相符合,因而不宜称为封建社会.至于中国学者提出的"地主封建制"理论,虽然大体不违史实,但最多证明中国古代社会不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而不能证明它是封建社会.导致这种定性错位的原因是将人类历史上的特例误判为普遍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73.
一贯道是中国反动会道门的一个道门。会道门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邪教组织。会道门是会门和道门的总称。建国之初全国共有反动会道门300  相似文献   
174.
王进 《学理论》2011,(13):60-61
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是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呈现出"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不仅如此,这种"集体无意识"状态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也是广泛而久远地存在着。尽管它在两种不同形态的社会中产生的客观效果相同,但导致两种社会人的"集体无意识"的根源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发达工业社会与我国封建社会的集权性质和方式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75.
罪刑法定是现代刑法的基石性原则。中国封建社会既无规范意义上和制度层面的罪刑法定 ,也无观念层面和思想层面的罪刑法定。中国封建社会里 ,类推比附制度的存在 ,封建法律体系阶次性、明确性 ,民间法的存在 ,君立的绝对立法权 ,礼刑互用 ,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绞合在一起 ,是中国封建社会设有形成规范层面和缺席层面罪定的主要因素。中国封建社会刑事和司法上的主客体思维 ,围绕儒家“礼治”来制刑、量刑和用刑 ,封建统治者在法价值上重秩序、轻权利 ,罪刑关系上的功利主义和刑法工具立义 ,对实质正义的过分追求和迷恋 ,公法文化的强盛和私法文化的贫弱 ,社会本位和国家主义的价值取向 ,封建司法官吏在规则内无自由裁量权和规则外无限自由裁量权的“角色冲突”,刑法主观指向无限性与文本客观涵盖的有限性的矛盾与不谐辱因素 ,致使中国封建社会没能形成观念层面和思想层面上的罪刑法定  相似文献   
176.
传承千年的"小康梦"中国人对小康生活并不陌生,在漫长而贫困的封建社会中,人们把生于小康之家、过上小康的日子当为幸事。但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生活小康只是梦想,因为连最基本的温饱水平都难以达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第一个大成就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  相似文献   
177.
康熙皇帝玄烨,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代君王,又是对医学颇有造诣的“医生天子”,尤其是他的饮食观,于今给人以启迪。康熙非常强调饮食对健康的作用,反对随意摄取,主张合理饮食。一是节饮食。在康熙的生活中,表现为不追求珍饈厚味,在他的食物谱中不见马牛羊、鸡犬豕之类的厚味,有的是鱼虾果蔬食品。他说:“……养生之道,尤以饮食为要义,朕自御极以来,凡所供馔肴皆寻常品味。”他强调“适可而止”。他说,“所好之物,不可多食”。  相似文献   
178.
封建社会中,人们施展才能的途径很窄,出官入仕成了仕人君子自我实现的唯一道路。芸芸众生都企求涉足“宦海”,步入仕途。  相似文献   
179.
退思 《法制博览》2008,(1):46-46
中国,在历史上又称九州、华夏、中华、神州、赤县等。公元前5世纪中原一带的华夏部落逐步进入封建社会。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集权帝制国家,并拥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中国古代的经史典籍中就有对“中国”一词及位置的记载。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中国位于正中,且古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乃“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之意,故称中国。对于中国一词,不同朝代的典籍。有着不同的表述。  相似文献   
180.
八议、官当     
何进 《江淮法治》2008,(8):37-37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官员和贵族总是会堂而皇之地得到特别的优待、享有特别的权利,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这些“优待、宽宥、特权”都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等级社会,法律中贯穿着不平等的精神和原则,规定了很多的特权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八议、官当”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