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8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966篇
中国政治   272篇
政治理论   81篇
综合类   2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61.
<正>陈毅留法求学期间,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被法当局驱逐出境,押送回国。1922年冬回到四川省乐至县家乡,当时,他全家20多人挤住在陈家祠堂的破屋里,生活艰辛。1923年春节来临,母亲让陈毅写一副对联,表示一下过年的味道。写什么好呢?他看到家乡的亲友和广大劳苦大众生活的凄凉凋敞,十分感慨。为此,他泼墨提笔写出一副别开生面、耐人寻味的对联贴在自家门  相似文献   
62.
孔从洲是杨虎城将军的得力爱将,打响了西安事变的第一枪。他是国民党军的投诚将领,却与毛主席结成了儿女亲家。他一生追求真理,坚持正义,为新中国的炮兵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3.
丁玲 《学习导报》2012,(10):63-63
如果要选一位女作家来反映中国现当代文学生态和历史风云,非丁玲莫属。二十世纪的中国,也许没有哪一位作家,像丁玲这样在荣辱毁誉间,经历如此巨大的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64.
正杨成武是福建籍开国将军。1914年10月27日,杨成武出生在福建省长汀县宣成区下畲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6岁入读村里的私塾,9岁转到上杭县的一所教会小学学习,后又就读于长汀第一小学(现为中区小学)、福建省立第七中学(现为长汀一中),在学校里,杨成武除了接受文化教育,还受到张赤男等进步教师的革命启蒙影响。这段求学经历,对出身农村贫困家庭的杨成武而言,是弥足珍贵的。正是因为早期受到了较好的文化和思想教育,年仅15岁的杨成武就接受革命理想的  相似文献   
65.
78岁的黄世鹏老人,1982年至1994年间曾先后任大悟县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因为工作原因,他成了刘华清将军家里和办公室的常客。人宽厚、忠实,是刘华清给黄世鹏最深刻的印象,家乡有人到北京,  相似文献   
66.
王亮  车晴 《两岸关系》2011,(8):20-22
张自忠将军是两岸同胞共同崇敬的民族英雄,他的名字与尽忠报国的事迹镌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名垂千古。今年8月11日是张将军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适逢8月15日抗战胜利66周年纪念。本刊专访了张自忠将军之女、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已有88岁高龄的张廉云,让这位和蔼矍铄的老人为我们讲述将军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并期待两岸携手将张自忠将军精神发扬光大,共图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7.
孙毅将军原名孙俊明,绰号“孙胡子”。革命战争时期,凡是见过孙毅的人,都会对他的“高尔基式胡须”印象深刻。孙毅的胡须是在21岁蓄起的。那时他在西北军当兵,一次作战负伤后,卧床两个多月,胡须也长了两个多月。伤好后孙毅就留起了胡子。  相似文献   
68.
1959年9月底.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在访美结束后应邀抵达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正如《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指出的那样.“他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宣传苏美和解和所谓的‘戴维营精神’.并试图压中国向美国让步,以利于苏美改善关系。在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赫鲁晓夫要求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再使用武力.还指责中国把尼赫鲁推向西方阵营。台湾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事关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领导人对赫鲁晓夫的言论据理予以驳斥。会谈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69.
刘岩 《党的建设》2012,(10):59-59
今天的人民解放军的军官。在上衣的右胸前佩戴由色条和级别星徽组成的“级别略章”,每个人的级别和军衔一目了然。然而,在2007年解放军服装制度改革以前,军官的级别长期处于隐性状态,只是记载在干部的人事档案里和财务机关的工资发放表格里,局外人一般都不了解。  相似文献   
70.
林文松 《黄埔》2013,(1):51-52
林潞生,字云逵,1907年4月6日出生,原籍福建晋江专署(今泉州市)。林潞生热爱祖国,青少年时眼看祖国被帝国主义侵略,深感痛心,他想国家要强盛,首先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他发奋学习,在莆田哲理中学读书时,成绩名列前茅。1926年高中毕业,因家庭经济困难,没钱上大学,便先后在晋江专署德化县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