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195篇
中国政治   235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6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产业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论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锋 《新东方》2002,11(5):62-66
文明是在产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农业文明最先出现于产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产业经济发展的中级阶段,人类社会迎来了工业文明;进入产业经济发展高级阶段以后,生态文明将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92.
陈剑锋 《求实》2006,(7):93-94
今年,党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发展农业生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村传统观念和农业生产模式,与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日趋明显的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创新农业生产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3.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村民的信息来源渠道日益多样,村民的思想观念更趋复杂,其文化需求也趋向多元。村民对人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对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倾诉和意见表达都非常渴望,但是往往缺少组织者和引导者,缺少公开畅达的交往平台和文化场所,这些都对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农村和农民思想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4.
《研究与实践》2002,(2):43-43
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5.
96.
冯雪  樊瑛 《法治与社会》2006,(12):51-51
西部开发作为一个城市社会、物理环境、空间进一步膨胀,并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状态或过程,带动广泛的社会变革.使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向现代工业城市社会发展.在这个进程中人们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也逐渐发生适应性转变和开创性改造,社会变迁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仅犯罪案件的发生数量明显增高,犯罪现象也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97.
98.
《思想工作》2004,(4):14-15
我们说,圈养是一道方程式,是因为它由生态的约束推演出了生产方式的变革,由生产方式的变革联结着农牧民增收达小康的出路,而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引出了多变的因素,每一个过程都牵涉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行为再到思想观念的复杂联系。我们说,圈养仍是一道待解的方程式,是因为我们找到  相似文献   
99.
《思想工作》2004,(4):8-13
痛定思痛,靠自然放养、高度依赖草原生态的畜牧业已走到了尽头。各级地方政府和牧民都认识到,只有与生产方式延续几千年形成的一种模式化传统观念、习惯进行革命性决裂,才是我们畜牧业发展的可持续之路。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各地逐渐形成了由自然放养到舍饲圈养畜牧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100.
论文突破了对价值观基础的传统释义,阐释了价值观的深层基础、现实基础以及价值观基础中的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社会生产方式是价值观的最深层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价值观的性质,它们的变化是价值观发生变化的根本动因.价值观是文明社会的产物,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组成的社会文明是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明之中,包含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它们赋予价值观以历史和文化特征,因而是价值观基础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