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4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99篇
工人农民   597篇
世界政治   3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1篇
法律   1415篇
中国共产党   3640篇
中国政治   7490篇
政治理论   1178篇
综合类   222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1200篇
  2013年   1331篇
  2012年   1336篇
  2011年   1442篇
  2010年   1520篇
  2009年   2197篇
  2008年   1245篇
  2007年   1041篇
  2006年   993篇
  2005年   905篇
  2004年   625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需要将近三亿农民迁往城市居住和工作,因此城市就业问题成为城市化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中国城市就业中涉及到城市居民、新城市居民和准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立法和执法手段,启动城市和农村就业循环体系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212.
《人大建设》2007,(1):55-55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近日公布了平新乔教授的一份名为《中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趋势与公共管理成本》的调研报告,指出,2004年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就已达3万亿元,占GDP的19%,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财力进行公共事业的支出。  相似文献   
213.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等就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214.
当前我国面临着失业问题的严重局面,已采取的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失业治理的方向应当是压缩供给、扩大需求,即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压缩劳动力供给;国际国内并重,积极拓宽劳动力需求。  相似文献   
215.
我们要多理解以工代赈项目的政策初心,给予以工代赈政策受益群体更多关心,增强对以工代赈项目执行效果的信心,让一些欠发达地区、易地搬迁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群众通过就业增加收入更暖心,体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落下的决心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新版《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其中,“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的规定引起热议,出现“倒退说”“发钱论”等质疑之声。针对这一热议问题,应该从时代性、全面性、惠民性三个维度认识和理解新以工代赈办法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增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6.
武中哲 《求实》2004,(6):53-55
在计划经济时代 ,国家通过实施单位体制实现了全民就业的目标。市场化改革以来 ,社会就业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就业问题成为制约新时期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社会问题。为了促进社会就业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要完成这个任务 ,就必须以体制和社会结构现状为出发点 ,采取适当措施消除单位体制变革过程中影响就业的社会因素 ,塑造统一、公平、完善的劳动力大市场。  相似文献   
217.
对女性就业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体制转轨过程中 ,女性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她们面临着职业进入、工作升迁和培训以及再就业困难等多方面的不利环境。由此表现出的某种程度的歧视有其产生的历史和现实背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规范 ,未来更加注重人力资本积累而非注重性别的大趋势也许会为陷入就业困境的女性指明了出路  相似文献   
218.
栾谨崇 《求实》2004,(3):92-94
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目标定位于单纯的就业目标上 ,使得转移目标的定位出现偏差。为顺利实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必须矫正转移目标定位上的偏差 ,将转移目标重新定位于就业目标与城镇化目标的结合上 ,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职业与身份的双重转换 ,在实现城镇化目标的同时 ,也实现就业目标。为此 ,必须进行相关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219.
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文章对我国就业和再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缓解就业和再就业难的对策进行了探讨,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20.
国债规模及其挤出效应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债规模逐年扩大的现实使得国债成为了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目前人们对国债的探讨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国债的发行和其挤出效应两方面。本文也着重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