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57篇
工人农民   550篇
世界政治   2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4篇
法律   975篇
中国共产党   2507篇
中国政治   5518篇
政治理论   946篇
综合类   191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814篇
  2013年   951篇
  2012年   939篇
  2011年   1063篇
  2010年   1194篇
  2009年   1882篇
  2008年   929篇
  2007年   819篇
  2006年   764篇
  2005年   585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449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女性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这不仅有悖于我国"男女平等"的宪法规定,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因而,有必要从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各种用工制度,惩治拒招女工现象,确保女性平等就业。这既是一种法制思想,也是一种人文关怀,更体现出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相似文献   
872.
《辽宁人大》2007,(7):1-1
就业乃民生之本,平等就业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能否平等就业关乎社会稳定的大局。我国积淀已久的就业歧视不但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一股逆流和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患,这一问题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日前,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就业促进法(草案)》,设置了“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条款,重点解决性别、年龄和地区(户籍)三类歧视。利剑已出鞘,歧视当休矣!  相似文献   
873.
《时事资料手册》2007,(4):115-118
“两高”司法解释:严惩十种新型受贿,交强险费率只与交通事故挂钩浮动,调整2831项商品出口退税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新政策,未经登记不得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874.
《浙江人事》2007,(11):24-25
2004年~2006年,玉环县有近8500名毕业生从各大院校以及中等专科学校毕业。其中人事档案回玉环的毕业生数只有3036人,占全部毕业生数的35.4%。已就业的有815人,其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有252人,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有51人,在非公企业就业的有481人,自主创业的有31人;未就业的毕业生数有178人。其中,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3.13%,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为88.96%,2006年毕业生就业率为85.14%。  相似文献   
875.
《兵团党校学报》2007,(3):31-31
日前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专业技术人才在未来几年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报告》统计,预计到2010年,每二产业人才缺口数字将达到1220万人。而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其中一些高端涉外人才,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精算、数字媒体、物流、心理咨询等需求很大,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相似文献   
876.
在6月18日召开的吉林省就业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吉林省副省长金振吉在分析了当前全省就业就业和劳务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改善民生的关键首先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只有先把人民群众的生存‘饭碗’问题解决好,才能减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扶贫开发等其他民生工作的压力,保证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棚户区改造等工作的顺得进行。”金副省长同时强调:“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省情出发,顺应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77.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就业领域有了第一部基本法律,就业工作将获得最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它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强化全社会促进就业责任,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8.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积极就业政策的贯彻实施,全国就业总量稳步增长,新增就业人数持续增加。2007年前8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42万人,完成了全年预期目标900万人的94%,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同期最好水平。与此同时,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879.
当前,很多人认为中小城市就业压力比较小,于是,不少学生蜂拥选择去基层、中小城市、农村就业,但刚刚从“象牙塔”、都市环境里出来的大学生能很好地适应基层生活吗?去基层、中小城市、农村就业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吗?  相似文献   
880.
据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今年该校选择中小城市就业的学生已达到总人数的3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城市就业竞争十分激烈,使大学生的心态愈发务实;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小城市重视人才,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