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132篇
中国政治   210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前,物价成为人们时常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国的物价从2003年起连续4年保持基本稳定,但自2007年以来持续攀升。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打破了2003年至2006年保持的年均上涨2.1%的“高增长、低通胀”良好态势,自2007年8月连续5个月CPI同比增幅突破6%,全年平均上涨4.8%,成为自1997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  相似文献   
52.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08,(23):21-21
进入11月,我国东北农村各地粮库纷纷开仓收纳新粮。今年东北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喜获丰收。这对于黑龙江省延寿县东光村的种粮户倪金换来说,却是个喜忧参半的事情。喜的是粮食大获丰收,忧的是粮食的价格上  相似文献   
53.
《宁夏政报》2013,(12):39-40
宁政办发[2013]8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统计,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我区城乡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分别上涨7.3%、6.6%、7.5%和5.5%,已连续4个月超过5%。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11]85号)的规定,为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自治区人民政府决  相似文献   
54.
钟文 《党建文汇》2007,(6):13-13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状况,消费者物价指数(CPI)2.7%的涨幅接近警戒线。  相似文献   
55.
面对当前的复杂形势,政策设计不仅要解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突出的紧迫问题,而这些,又必须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在复杂环境中把握好调控的基调和尺度,是对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提出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56.
曾铮 《南风窗》2010,(18):62-64
如果把"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看成是一幢房子的话,那么这个房子的顶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地基是"经济重大转型期",墙体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梁柱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7.
梁优彩 《求知》2008,(7):14-15
今年1月~4月主要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表明.通货膨胀压力呈现上升趋势.我国正面临着近12年来最严峻的通货膨胀威胁。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达到8.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2.1%.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20%,继续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力量。1月-4月.在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带动下.我国CPI同比升幅除1月为7.1%外,后3个月都超过了8%。尽管4月CPI比3月有所回落.且猪肉、鲜蛋等前期涨幅较大的食品价格出现趋稳迹象,但未来几个月的通胀形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8.
从与2004年那一波 PPI 高涨中,可获得对今天的形势判断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8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1%,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涨幅;1~8月 PPI累计上涨8.2%,也是近年同期累计最大涨幅。由于 PPI 涨幅对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上涨有一定滞后影响,加之 CPI 涨幅一直处于高位(8月份4.9%的 CPI 涨  相似文献   
59.
60.
韩杰 《政策瞭望》2022,(1):38-40
2022年,全省商务工作的主要思路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六稳""六保",提振居民消费,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保持商务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贸易枢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