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陈睿瑜  李卫京 《求索》2012,(4):205-206,65
屈原上下求索的人生体现了一种光耀千古的高峻人格。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心理特点来分析,屈原的高峻人格体现在智慧、情操、意志和行为等方面。这种高峻人格既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又鲜活地表达和反映着时代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82.
赵雨 《求索》2013,(5):74-76
屈原自沉并非简单的以死相抗,悲壮玉碎,而是在现实层面的长期挫败之后,内心深处的“浴于沉渊”方能“死而复苏”、回归天国的古楚灵魂信仰与“由人入神”的古神仙家信仰的交叠。屈原依照古神仙家的内炼之术。在自感已完成修炼之时,选择依照古楚人灵魂信仰中水路归冥的路径。经由“水解”的宗教仪式,告别尘世,归向天国。屈原这一生命归宿的选择在其后期作品《远游》中有内证可考。《远游》中提到的“湘灵”和“冯夷”都是“溺死”而成神的神仙。理解屈原的自沉,必须回归屈远原后期作品文本的内证,回归屈原时代文化、宗教、哲学背景的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83.
由于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和相同的爱国之心,以屈原的后裔自居的屈大均,在诗歌创作中明显受到屈原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香草”意象、斗争精神的意象和飘渺的“仙气”意象三个方面。研究屈原对屈大均的影响,对于充分认识屈大均及其诗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公元前278年,屈原选择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五月五日,在湖南的汨罗投江殉国。从此,这条江就与屈原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地人民年年端午以特有丰富的礼俗“追挽屈子忠魂”。于是,这条名不见经传的从两岸绿色环抱中走来的汨罗江,便随着纪念屈原的声音而响彻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随着龙舟竞渡的轨迹而远播异国他乡。  相似文献   
85.
周勇军  朱本召 《湘潮》2008,(7):18-20
常德,一座诗意盎然的城市。 这座城市,有着一个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的独特景观:一堵诗墙,锁住滔滔江水。隔水相望,那是德山,指点于尧、辞王于舜的善卷先生曾经隐居于此;那是枉水,屈原“朝发枉渚,夕宿辰阳”,曾经解舟于此;江风如洗,飘动的或许还是陶渊明的桃源一梦,柳叶如丝,挽留的一定还有刘禹锡江上踏歌的声音……  相似文献   
86.
张昊武 《台声》2010,(7):30-35
<正>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了中国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们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  相似文献   
87.
张永祥  张秀芬 《前沿》2009,(2):173-175
屈原作为一名弱质文人,怀抱着善良的愿望想重振楚国,可当时的楚国偏偏是一潭死水。作为政治家的屈原是不成功的,政治斗争上的失败迫使屈原把一腔忠怨之情倾注于诗歌创作,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楚国政坛少了一位不成熟的政治家,历史上多了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诗人,这位悲剧诗人的天才诗篇里同样浸透着悲剧性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88.
林长华 《黄埔》2013,(3):90-92
菖蒲旺生,粽子飘香,又到情趣盎然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别称有20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甚  相似文献   
89.
郭沫若和傅抱石是分别驰骋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和国画领域的两位风云人物,他们一个以诗集《女神》、剧作《屈原》等名作著称文坛,一个以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大涤草堂图》等巨作名闻画坛,而且各自在文学史、美术史建立了显赫的地位,深受世人瞩目。他们自结识后,  相似文献   
90.
怀念屈原     
马万朝 《党课》2014,(12):112-114
因为你,才使我牢牢地记住了那湾江水。自从我从书上知道你怀石投水的那天起,我就天天想象,你自绝于世的那条江,流的到底是多么沉重的江水,载的到底是多么沉重的忧愁?当我在地图上的洞庭湖畔找到那条细细的汨罗江后,始终都觉得,那浅浅的一道蓝色,就是一滴清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