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55篇
中国共产党   108篇
中国政治   173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1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从程序正义到摆平“正义”:法官的多重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院如何建构其主体性?是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时代之问。在规则之治、程序正义的逻辑下展开运作的司法因其制度刚性有余而操作柔性不足,难以有效回应中国社会仍停留在传统的具体情境,从而遭到实用主义的解构。但是,在调审合一制度路径下游刃有余的实用主义司法哲学实际上亦并不足以构成对法院主体性的命题支撑,甚至可能是更加错误的道路。作为法院主体性的命题表达,能够体现法院明确的司法功能并与其他权力部门相区分的主体特质始终只在于独立的审判。  相似文献   
192.
李佳 《法庭内外》2010,(2):62-62
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公开宣判了任一辉、关铁伟等人以招聘剧务等工作人员为名的诈骗案。法院一审判处任一辉无期徒刑,判处关铁伟有期徒刑10年。  相似文献   
193.
涂永前 《法律科学》2013,31(3):66-74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了一种有条件、有限制的终局裁决制度,它不仅引起了必要的条文上的规范分析,也带来了学术上的仲裁终局化畅想.从第47条出发来认识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的终局化,要认识该条文在实施中的制度性和技术性问题,要兼顾劳动仲裁制度的一般法理,更要把握住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终局化中给予劳动者倾斜性保护以及提升劳动争议解决效率的务实理念.在学理上,强拉硬拽的或裁或审、一裁终局观念只会弱化仲裁的作用,不符合我们强调调解、仲裁的国情.继续强调第47条背后仲裁和审判的平衡观念,有利于明晰独具我国特色的劳动争议仲裁终局化之理念和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194.
客观预备合并之诉由于涉及先后位两个诉讼请求,法院在处理时需要兼顾对不同请求的审理。到上诉程序时,不仅一审判决具有多种情形,而且对不同的一审判决还需针对性地设置二审程序,从上诉主体、上诉范围、上诉审理三个方面进行一定的设置,以期在维护当事人自由处分权的同时,保障制度的稳定运行,维护司法公正和裁判统一。  相似文献   
195.
法院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并因其独特优势而成为我国基层法院民事纠纷主要的解决方式。民事调解有利于迅速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但是事物皆具有两面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精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很多基层法院将调解作为审判工作的重点,并以调解数量和调解率作为考核法官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许多法官本着功利和省事的目的利用当事人的畏惧心理,在审判过程中强权干预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从而诱发了强制调解,造成一系列负面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6.
法院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谈到法院调解,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法官。法官在调解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同时由于司法环境的变化和调解制度自身的缺陷,法官在调解中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效应,本文在此试就民事诉讼调解中的法官角色做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7.
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田玉 《河北法学》2004,22(11):79-83
在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 ,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有蜕化为“一审终审”的危险 ,加上其他一些弊端 ,两审终审制度渐呈难以为继的趋势。在构建我国三审终审制过程中 ,不必拘泥于三审上诉为“法律审”的限制 ,而应当考虑审级制度与再审程序的互相协调、作用互补。同时 ,要对现行各级法院的职能作出调整和分工 ,从组织机构上保障三审终审制度真正得到实施。  相似文献   
198.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是国家司法权力的重要组织部分。其中,基层人民检察院对一审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是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力的重要方面,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发现、预防和纠正司法腐败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法律监督权的正确、有效行使,对实现司法公正,促进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司法机关办案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9.
侦审一体化后,刑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障碍,是其队伍素质难以达到公正司法所需侦办质量的要求,建立公平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又需要其它周边环境的逐步改善,难以一蹴而就。提高刑警素质应综合效力,将之融入改革大环境,以促进整个刑侦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0.
侦审一体化后,刑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障碍,是其队伍素质难以达到公正司法所需侦办质量的要求.建立公平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又需要其它周边环境的逐步改善,难以一蹴而就.提高刑警素质应综合施力,将之融入改革大环境,以促进整个刑侦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