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8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长缨缚洪魔     
洪水肆虐 沿河村庄告急 7月10至12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虎乡境内及上游的湖南省江永县粗石江镇境内连续降大到暴雨,导致山洪暴发。龙虎河洪水像一只猛兽,张开血盆大口,张牙舞爪咆哮着向沿河两岸村庄扑去。12日凌晨2时许,龙虎乡麻滩州、下邬家、史家、狮子街、老江厂等自然村的一些农户家里纷纷进水,并逐渐  相似文献   
92.
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食品安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一如既往地给予了热切的关注。他们集思广益,为推进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出谋划策,尽职尽责。完善体系强化思想"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被郑重地写进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加快山洪地质  相似文献   
93.
近年,频发的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已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减轻自然灾害影响,探索防灾减灾之路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9月中下旬,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派出专家组,针对贵州6月上旬启动三级响应的14个县(市、区)的洪涝灾害和7月下旬启动四级响应的57个县(市、区)的干旱灾害进行调研,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此次调研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向记者讲述了调研的情况和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4.
徐田丽 《中国减灾》2011,(9):F0002-F0002
自2008年5月以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上海增爱基金会、江苏远东慈善基金会主持,世界宣明会、中科博爱心理医学研究院支持的“我要爱-灾后心理援助行动”项目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和盈江地震发生后,先后展开了科学有序、深入持续的灾后  相似文献   
95.
应对灾难,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等多次灾害的实践和历练后,我国的灾后社会心理援助已逐渐步入正轨,管理更为规范有序,干预方法也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96.
我国是多山之国,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69%。由于山区居住的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分布广,每年汛期,居住在山区的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面临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的严重威胁。今年11月初,发生在云南楚雄等地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就造成了47人死亡、43人失踪的惨痛后果,让人扼腕叹息。回顾近几年我国遭受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  相似文献   
97.
陈竟 《党的建设》2010,(10):32-33
2010年8月8日凌晨,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成为抢险救灾的顶梁柱和灾区群众的主心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彰显了党性光辉。靠前指挥四大班子领导成为抢险救灾的"领头雁"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发生后,舟曲县四大班子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科学应对、组织有序、保障有力,深入抗洪抢险最前沿、受灾群众最需要、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的地方,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确保了抢险救灾工  相似文献   
98.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在充分总结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等灾害损失统计报表和指标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相关涉灾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引用现有部分相关涉灾部门统计制度与规范,经过多次讨论、会商与应用示范,最终形成了由11大类27张表格、738项统计指标组成的报表与指标体系.以下是对报表与指标设计的相关内容较为详细的解读。  相似文献   
99.
正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在  相似文献   
100.
甘肃省自然环境严酷,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地震、暴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给基层救灾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也使当地救灾部门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救灾经验。尤其在"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救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