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1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145篇
中国共产党   718篇
中国政治   983篇
政治理论   205篇
综合类   6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俄国"白银时代"知识分子提出了独特的地缘政治主张和制度、文化模式.他们试图超越西欧派和斯拉夫派,不认同布尔什维克制度,要走既不是西方也不是东方的欧亚主义道路.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阐释了俄国独特的地缘政治属性,强化了俄国寻求独特发展道路的意识.欧亚主义者的地理空间意识,对欧洲的疏离与拒斥,对游牧民族的崇拜并以其"继承者"自居,对斯拉夫主义的认同与修正等都多层面地揭示出欧亚主义者地缘政治的扩张意识和扩张指向,凸显了欧亚主义道路的保守性和浓厚的斯拉夫主义的气息,并对新欧亚主义和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2.
欧洲学者对于中国政治的兴趣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早期,他们的兴趣来源之一是知识分子和精英中毛主义和左翼思想的影响不断加强。但是,毛泽东去世后中国所发生的戏剧性政治变革,以及欧洲对于自由民主和人权的回归,使学者们的兴趣转向传统的因素: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在苏联曾出现过经久不息的"持不同政见者运动"。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主要是知识分子,是在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和"解冻"背景下出现的。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也就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持不同政见者"逐渐成形为运动。苏联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打压"持不同政见者"。  相似文献   
994.
知识分子与文化民族主义的迷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小兵 《南风窗》2008,(23):90-92
文化保守主义与左派学者,在文化民族主义这个议题上令人惊异地殊途同归了。这种文化民族主义由于无法推动公共空间和民间社会的成长,最后极可能限制了其发扬中国文化的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95.
新中国60年来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与国运之兴衰关系密切;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中,广大知识分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需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完善并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努力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相似文献   
996.
政协会议后中间路线思潮虽然盛极一时,但其性质却有一个由进步到反动的蜕变过程。中国共产党对该思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判,指出了中间路线思潮的错误所在,剖析了中间路线的反动本质,预见了中间路线注定破产的历史命运,对争取广大中间派人士政治立场的转变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7.
91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伟大的运动以大学生等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积极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998.
王敬平 《前沿》2007,(4):223-225
王充的“命”论大有宿命论思想的色彩。然而,正是他偏激的“命”论思想使我们看到王充对正统思想的挑战和对权贵的蔑视;对专制主义用人制度的强烈不满和对人生命运不公平的抗议。因此,透过王充的“命”论思想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汉代知识分子的抗争意识。  相似文献   
999.
郑永年 《法人》2007,(5):29-29
中国公众抱怨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找不到能够为公众利益说话的经济学家中国近年来的舆论不断称,一些知识分子利用自己掌握的不对称信息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被指只为经济利益说话。这些往日被视为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作出过巨大贡献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近年来成为公众的批评对象?理性地说,经济学家的确不必迎合公众的需要和情绪。经济学意义上“真理”不见得一定要为大众所接受。但这并  相似文献   
1000.
《观察与思考》2006,(2):8-8
<正>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也将继1956年知识分子会议、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之后,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