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22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123篇
工人农民   415篇
世界政治   6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7篇
法律   4802篇
中国共产党   5499篇
中国政治   7915篇
政治理论   1450篇
综合类   302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2103篇
  2013年   1812篇
  2012年   2263篇
  2011年   2190篇
  2010年   2124篇
  2009年   2102篇
  2008年   2142篇
  2007年   1605篇
  2006年   1306篇
  2005年   956篇
  2004年   617篇
  2003年   645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法治与社会》2007,(1):78-79
孙忠弟,男,生于1958年4月,陕西省白水县人,198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在读,正高职高级工程师。2003年取得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似文献   
992.
“普遍意志”(volontégénérale),是卢梭政治与法律思想中长期充满争议的概念。当今中文学界对该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译法,但“普遍意志”的译法更为准确。在概念史上,普遍意志并非卢梭首创,但卢梭却赋予了该词全新的含义。对“自由”的过分关注划清了卢梭与其他社会契约论者的界限。普遍意志的基本内容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公共利益,但人们无法仅根据个人利益汇合成公共利益,还需要借助理性与宗教的帮助形成普遍意志。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要求结合者们交出“一切权利”,这种说法可能并不符合卢梭的原意。虽然普遍意志的形而上学性导致它不能直接在现实国家中实现,但它可以作为一种完善现实国家的理想标准。  相似文献   
993.
赵宏 《法商研究》2007,24(4):107-112
为实现行政法治,德国法学界以司法判决为蓝本创设出了行政行为理论。作为重要的秩序构成要素,法的安定性原则要求行政行为应具有与制定法和司法判决一样的存续性。在对判决确定力进行制度移植的基础上,德国法从行政行为的存续性导出了存续力理论。存续力理论在德国法中具体体现在行政行为撤销与废止规则上,表现为对行政机关嗣后废弃行政行为权力的限制。由于存续力的产生,行政行为获得了与司法判决一样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法的安定性原则由此在行政领域得以真正贯彻。  相似文献   
994.
家事纠纷具有较强的伦理性,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不仅要依照法律规定,还要考虑到家庭伦理道德,将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作为审判目的。人民法院要以伦理探究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以伦理判断赡养义务的有无,做到法理和伦理的统一、事理和情理的统一,维护家庭伦理道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95.
十多年来我国法院民事上诉案件发回重审率的变化表明,发回重审的适用,除取决于法律制度本身外,还与司法政策、一审法官的素质等因素紧密相关。实践中我国二审法院存在着诸多发回重审的"潜理由",如提高年度结案率、规避审判责任追究、维持上下级法院之间良好关系等。对二审法院滥用发回重审进行制约的措施应包括,在立法上将发回重审的事由限定于法律问题,在审级功能正当化的基础上使上级法院更加尊重一审判决,并赋予发回重审裁定时二审法院的自缚效力。无害性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以及终局性原则,应当成为构建以保护当事人程序利益为中心的发回重审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刘青 《公安教育》2007,(6):23-24
<正>近年来,桂林市公安局阳朔县公安局抓住开展平安创建和“三基”工程建设的战略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加强“金盾工程”建设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行公安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以科技引领公安基础工作、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的新模式,在全市公安系统率先完成了公安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公安信息网络系统和城区电视监控系统的建设,为公安工作向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迈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服务各项公安业务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有关行政机关履职评价的既有理论和制度,聚焦于对作为义务和结果回避可能性的考察,而未真正涉及对行政机关作为可能性的讨论。相关理论假定,立法已经解决了行政职责和行政能力的匹配问题,或相关权责安排已通过民主立法程序得到正当化。但是,我国立法机关对行政资源的配置并不享有实质上的决定权,目标与能力不匹配的行政任务在我国法律中大量存在。要准确评价行政机关的履职状况,在考察作为义务、结果回避可能性之外,还需将分散在机构编制管理、预算、规划等体系中的行政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拼组”,综合考虑行政资源的可及性、充足性及其与行政任务的匹配度,确定对行政机关作为可能性的合理预期。在不(完全)具备作为可能性的情况下,应结合行政机关是否采取了替代性履职方案、是否积极调剂其他行政资源、是否合理调节了公众预期等因素,最终评价其履职情况并确定其责任。  相似文献   
998.
史立梅 《中国法学》2022,(4):250-269
醉驾入刑带来了我国犯罪结构和刑罚分布的明显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刑罚溢出效应问题。针对醉驾入罪入刑过度问题,程序出罪较之其他出罪路径更能获得普遍认同。目前我国轻微刑事案件的程序出罪体现于公安机关的立案环节和检察机关的不起诉环节,但存在较多问题。欲充分发挥程序出罪对醉驾治理的功能,需要从程序法理论上予以反思。针对以醉驾为主的轻微犯罪,我国有必要强化司法程序的出罪功能,使刑事诉讼从原有的圆柱状结构向漏斗型结构转化。需罚性理论可以为醉驾案件程序出罪提供相应的依据并框定程序出罪的基本逻辑。未来我国醉驾案件的程序出罪路径可以从区分醉驾案件的实体出罪和程序出罪、完善现有的程序出罪路径、挖掘潜在的程序出罪路径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99.
刘斌  刘颖 《外交评论》2022,(4):110-132+7
基于经典的结构性权力理论,本文意在解释全球结构性权力的变迁历程和主导因素,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重点分析逆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结构性权力由生产主导逐步转向知识主导的过程。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政治冲突、新冠肺炎疫情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叠加,全球价值链体系发生急剧变化,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加速萎缩,各国越来越强调国家经济安全和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伴随着知识权力地位的提升,全球结构性权力治理的主体正逐渐由市场转向国家,全球结构性权力的主导力量和主导国家也在加速变迁。在此背景下,中国应牢牢把握全球结构性权力洗牌的关键机遇期,灵活运用国家和市场两种力量,抢占知识结构性权力制高点,强化生产结构性权力优势,补齐金融结构性权力短板,全方位提升整体结构性权力和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000.
分析性测试在审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财务会计报表审计趋势来看,今后越来越趋向于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离不开对报表的分析性测试。财务管理中基本的财务比率在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性审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性测试又称分析性复核,其在各个循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会计师在各个循环审计过程中往往需大量运用分析性测试来获取审计证据,并协助形成恰当的审计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