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76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1篇
法律   448篇
中国共产党   745篇
中国政治   838篇
政治理论   161篇
综合类   2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王雨辰 《长江论坛》2023,(3):16-26+2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史与接受史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从拒斥到接受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与中国学术界秉承的哲学理念的变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密切相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促进了学术界对教科书体系的反思,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认识、对新的研究论域的开启。真正实现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价值和目的,需要我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民族化和时代化的宏大视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使西方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22.
北京:文脉千秋铸京华世界名城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文脉悠悠、绵延不绝,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更彰显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23.
<正>经过十余年的打磨,《归侨口述史·广西篇》于2022年夏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梁茂春教授和陈文教授及其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经过大量的走访、谈话、记录和编辑工作,为读者呈现了一本近40万字的归难侨访谈录,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民族主义等众多内容。书中42位现居广西的归难侨,曾侨居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他们以历史亲历者的角度再现其在侨居国及回国后的经历,还原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时代变迁,也生动地展现了归难侨对祖国的眷念与热爱。一、历史中的“无名者”20世纪50至70年代,国内外局势急剧变化,中国接收了大批东南亚归难侨,他们被安置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区。东南亚归难侨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归国华侨华人组成,或因受到东南亚国家“排华”问题影响,被迫离开侨居地;或因受到新中国成立的感召,怀揣着满腔爱国热情,辗转回国,加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归难侨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身份认同和文化特征等都与大陆其他民族和群体有着显著差异。所以,归难侨研究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侨华人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4.
《回归与融入: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历史(广西卷)》是广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郑一省教授及其团队的口述史专著,为近年来侨乡文化研究的力作。该著作还是广西高校人文社科“2011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招标课题“广西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研究”的成果,历经六载春秋,终成此佳作。全书以广西典型的华侨农(林)场如百色华侨农场、武鸣华侨农场、来宾华侨农场、柳城华侨农场、宁明华侨农场为田野对象,抢救式地对华侨农场里的归侨展开口述史访谈与调查,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印尼、越南归难侨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25.
《群众》2023,(11):8-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刻揭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根本支撑。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底层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在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开发平台、基础材料等方面瓶颈仍然突出。只有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在自立自强根基之上,才能增强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自主性、柔韧性、抗风险性和可持续性,才能更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江苏省工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要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立以自立自强为根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26.
采用历史资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各国通例,因公共卫生立法背后有公共卫生建设史、成就史,制度演进往往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使得公共卫生史便于间接、内隐于公共卫生法律制度之中。将公共卫生史融入公共卫生法,也有利于思政教育的相对规范化、系统化,还有助于解决课程思政“两张皮”和教学素材重合度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7.
根据陈云《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会议上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整理而成、署名施平《英勇的西征》一文是中国共产党关于长征早期传播的重要文献。该文于20世纪30年代经由上海等地有关书刊收录而形成的多个早期版本,在作者署名、文章题名、小标题设置、内容完整性及具体表述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反映了不同出版机构的编译考虑和文献来源的异同状况。在保持该文献原貌同时所进行的文献来源、作者身份及有关内容表述等的校订和完善,体现了有关研究的进展和对《英勇的西征》早期版本认识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228.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二十大报告的创新论断,有着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无可辩驳的科学真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横向空间的本土化和纵向维度的实时发展,是被实践反复检验为正确的具体化了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百年党史的核心主题,中国共产党人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彰显对党的百年理论创新史的高度认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自信,对新征程上接续推进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回答好“谁来结合”“结合什么”“怎样结合”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229.
230.
徐雪宁 《群众》2022,(21):43-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推进“四史”教育,既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实践要求,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应当立足学校实际,积极谋划部署,高质量推进“四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