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24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1982年春.袁桂华出生在广西桂林一个农民家庭。1998年,16岁的她初中毕业,进了一所职业学校的工艺美术与制造班学习。一年后。从职业学校毕业的袁桂华去了一家玩具厂打工,不久.玩具厂破产,袁桂华只好回家种菜。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没挣到几个钱。  相似文献   
72.
曹世河 《浙江人事》2007,(11):30-31
地处浙北、太湖西南岸的长兴县,与中国陶都宜兴山水相连,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孕育出闻名于世的“品茗三绝”——紫笋茶、金沙泉、紫砂壶。唐代,陆羽在长兴著作《茶经》,紫笋飘香、紫陶焕彩,文人墨客争趋一时之泽。北宋,长兴紫砂与宜兴齐名,时有“南窑”、“北陶”并驾之说,后几经沉浮,几番兴衰。当代,长兴紫砂承袭自身悠久的茶、陶文化,吸纳宜兴紫砂技艺,加快走上复兴之路。近年来,长兴紫砂这朵民间工艺奇葩重焕炫目光彩。  相似文献   
73.
钟珮铭 《今日浙江》2010,(12):58-58
古人常以“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这种美妙贴切的比喻来形容青瓷,这是人们对于青瓷这朵“瓷中奇葩”的喜爱痴狂之情的最佳佐证。  相似文献   
74.
《北京观察》2007,(6):54-57
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曾有六个朝代在此建都,由于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名师荟萃,巧匠云集,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品种繁多、技艺精湛、典雅名贵而享誉中外,它表现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最高水平,蕴藏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它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髓的一部分,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民族工艺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骄傲。  相似文献   
75.
5月10日,在河北师范大学校园,艺人刘志斌在为大学生表演提线木偶。为了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河北省民俗博物馆还组织了30多位民间工艺美术艺人在河北师范大学校园进行传统民闻艺术现场展演活动。  相似文献   
76.
怀海根艺     
张存海山西省宁武县怀海根艺美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宁武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山西省忻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77.
《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办法》已经2011年4月13日省人民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从土家族地区的民俗考察入手,分析了盖裙图案“台台花”产生的历史根源、图案与民俗的关系以及组成图案的三种基本纹样之间的形式与内容,指出学术界流行的“虎头纹”假说是对盖裙图案所作的违背客观事实的主观猜测。论证了“台台花”图案是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一组象征符号,是土家族洪水传说在土家锦上的再现。  相似文献   
79.
《秦汉大唐工艺美术》在上海博物馆隆重展出,我国古代优秀珍宝,使现代上海人感叹不已。我国传统优秀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工艺精湛,今天展出的这些古代国宝,即是当年的优秀工艺美术品。  相似文献   
80.
庞薰琹(1906-1985)常熟人,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家。1925年赴法留学,先后在叙利恩学院、格朗歇米欧尔学院学画。1930年回国创办《苔蒙》画会,次年发起组织《决澜社》,先生执教于京沪宁等地多所大学,期间曾任中央博物馆研究员。解放后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创立正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庞氏作品风格在三十年代已初见端倪,有着明显的装饰性,强调平面构图的装饰图形化处理,画面均有一些图案纹样作为画中的主要部分,在纷纭密聚的中国画家群体里独占鳌头而与众不同。《决澜社》在中国油画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他们狂热地诚服于西方现代艺术的绘画形式,对现代艺术的精神与形式贯彻尤为彻底,由倪贻德起草的《决澜社》宣言提出:绘画"不是自然的模仿","要用狂飚一样的激情,铁一般的意志,来创造我们的色、线、形交错的世界",渴望"野兽派的叫喊、立体派的变形"或是"达达派的猛烈"、"超现实主义的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