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5篇
各国政治   86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1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9篇
法律   717篇
中国共产党   2227篇
中国政治   2666篇
政治理论   1289篇
综合类   156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533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77篇
  2010年   658篇
  2009年   660篇
  2008年   707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正>在上一篇《劳动二重性是切入剩余价值哲学的要点》(《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一文中所说的切入要点,意思就是"入门"。强调这一点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劳动二重性虽属政治经济学课本的必读内容,但在全面理解,尤其在日常应用中却相当生疏,以致不但影响对这一问题本身的认识,而且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剩余价值哲学的把握难以准确和全面,甚至不得要领。至于作为剩余价值哲学基础的异化劳动概念,同样也因此而存在不少模糊和片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2.
邓小平发展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总结。是对毛泽东发展哲学的辩证否定。其扬弃性具体地表现在邓小平发展认识论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回答;邓小平的发展方法论所提出的发展模式:用八个部分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是对毛泽东发展哲学六个部分内容的时代化及其体深化;扩大了人民的范围,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更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3.
侯家锋 《世纪桥》2007,(12):33-33,39
自由主义是否需要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础,传统的哲学家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但罗蒂一反常规,认为自由主义不需要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它需要的只是一系列的重新描述。对这一自由观作系统的剖析,挖掘其中蕴涵的深刻意义,能给我们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4.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有着深远的理论之源,主要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哲学、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产生的政治思潮以及近代英法德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政治思想。它们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5.
田光远 《求索》2007,(7):135-137
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是施特劳斯思想的一个基本主题,施特劳斯将现代性看作是虚无主义的危机,并把这种危机归因为古典政治哲学的衰落。施特劳斯试图通过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为重建古典意义上的政治哲学提供可能,但这种向古典政治哲学立场的回归并不能真正解决现代性问题,反而会产生新的弊病。  相似文献   
146.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早在2004年初,中共中央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深刻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系统总结了我们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基本经验,明确了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提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经过四年的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  相似文献   
147.
"安乐死"问题事关生死大事,跨越社会、伦理、法律、医学等学科,争议由来已久。对死亡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目的在于揭示安乐死的哲学基础并寻求共识。对安乐死问题进行伦理分析和文化兼容性思考,有助于突破安乐死问题中国化所面对的两大障碍。研究并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实现安乐死立法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对“三个代表”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三个代表”是江泽民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综合考察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探讨“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对于深刻、准确地掌握“三个代表”的本质内涵,自觉、坚定地实践“三个代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9.
萨特在其<存在与虚无>中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依此,人与人之间的原始冲突是不可克服的;但其美学论文则讨论了人类文学活动中作家-作品-读者三者之间关系,在文学活动中,这种特殊主体间性关系,作者和读者相互之间体现为超越性的关系,而不是对象化的原始冲突关系,文学阅读(审美)对于人与人共同生存就具有了超越性和现实性的意义.萨特的主体间性理论虽在哲学中陷入矛盾,但在美学中又可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50.
邓小平经济哲学是邓小平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邓小平同志不仅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也同时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全新地审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目标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