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5篇
各国政治   84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1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9篇
法律   711篇
中国共产党   2217篇
中国政治   2639篇
政治理论   1284篇
综合类   154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533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77篇
  2010年   658篇
  2009年   660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互联网对青少年这一最主要的受众群体的影响,已经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问题等方面深入到了各个领域。青少年以其特有的道德意识、规范、心理和行为,生活在“网络社会”,在形成其网络道德的过程中,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因此,如何根据青少年自身特点,加强他们的网络道德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道德体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62.
以往哲学教科书将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知识体系 ,不仅混淆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而且也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事实上 ,哲学是出于关心人而关心世界的。哲学对世界的领导 ,目的在于对人的理解。所以 ,哲学的真正主题是人。这正是哲学与科学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真实奥秘。  相似文献   
63.
中国哲学是成熟于过去的未来哲学。中国哲学始终保持着与人生存在的直接内在的相关性。正因为此,使中国哲学具有了多方面的合理性的优越性。中国哲学的生存论立场,是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之所以可能的一个合理的立场;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建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具有明证性的合理性;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保证了中国哲学统一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及无限的发展可能性的空间。这些合理性的优越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哲学也有其自身的弱点,中国古代哲学短于语言逻辑分析的操作平台的自觉建构。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会给中国哲学带来革命性变革。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成熟于未来的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64.
“哲学的问题”之历史类型及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形成当代哲学的问题意识需要从“哲学问题”的观念中走出来,寻找和确立当代“哲学的问题”。“哲学的问题”不同于“哲学问题”。人类哲学虫上存在着四种主要的“哲学的问题”类型:“提出的”、“面对的”、“遭遇的”和“发现的”问题。这四种问题类型对于当代哲学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5.
卫韦 《前沿》2003,(10):186-188
法国的启蒙运动留给了近代世界一笔宝贵的财富———自然科学和理性。理性作为启蒙运动的中心议题 ,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无一不贯穿于法国的各个领域 :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甚至法国大革命也深受其影响。法国的理性不再扮演人的天赋能力的角色 ,而是作为人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一种能力和思维方式。本位的主旨就是证明理性如何作为一种方法被法国人运用到极致的  相似文献   
66.
康兰波 《求实》2007,1(3):22-25
针对我国哲学在当代创新中存在的知性化倾向,提出哲学精神是哲学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哲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最精致表达,是对科学精神的超越,以科学精神取代哲学精神是当代哲学被知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永葆“爱智慧”风范的精神品格,哲学精神主要包括追求纯粹、反思批判、高扬自由等内容。哲学的创新就在于哲学精神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7.
冯友兰论哲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林 《理论探讨》2005,(6):46-48
冯友兰以“思想的反思和思想的觉解”哲学观系统规范了哲学的深刻内涵,并用“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位一体构架出鲜明的现代化色彩。以“无用之大用”和“内圣外王”推出哲学自身的特征和功能。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在哲学方法上提出“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及“新理学的方法”,力图缓解科学实证和直觉证悟的内在紧张,是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相互结合。这种方法论的视角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8.
林德山 《党史博采》2005,(4):18-22,29
二战后,美国保守主义成功地从分散的知识分子活动发展为共和党的政治实践.民主党最初是以向极左方向发展来回应这种挑战,结果造成了自我分裂.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民主党人努力用新的公共哲学来改造民主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它在与保守主义争夺话语权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69.
《今日中国论坛》2002,(6):24-28
江泽民同志在7月16日视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各门传统学科、各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各门学科的理论和体系、各门学科的方法和手段的建设。这一论述对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简称国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0.
关于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哪些主要内容以及怎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李瑞环有过很多论述,并形成了关于全体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性的思想;关于全体党员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几个基本观点的思想;关于全体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思想.这些论述对于今天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