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311篇
中国政治   144篇
政治理论   85篇
综合类   1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何谓“恕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宽恕”、“宽容”,就是将心比心,就是推己及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也,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也。恕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古之仁人君子的道德高地。想当年,武则天当政,狄仁杰入相本是一个叫娄师德的人推荐的。这娄师德为人厚道忠恕,他从不对别人讲推荐狄仁杰的事,包括狄仁杰在内的人都不知道。狄仁杰和娄师德共事,“颇轻师德”,并数度想把他排挤在外。  相似文献   
72.
新形势下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修养 :1.要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要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2 .热爱学生 ,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3.要养成严谨的治学品格 ;4.讲大局、识大体、团结协作 ,一切为下一代。  相似文献   
73.
四川地震后,某中学教师范美忠发帖详述自己在地震中弃学生而逃的经历,被众多网友斥责,从此得名“范跑跑”。不久,安徽省长丰县某中学两名学生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而授课教师杨某某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充当“看客”,并不加以制止,被称为“杨不管”。从“范跑跑”到“杨不管”.引发了社会舆论对道德伦理的大批判和对教师师德的热烈讨论。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以此为话题,对新时期的师德规范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4.
鲁迅先生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教师也要有自己的职业精神。有了精神的追求,钟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追求中来,就有了工作动力。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工作已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我价值体现越高的职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越大、越强。  相似文献   
75.
新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高校自身应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加强领导、制定规范、设计载体、营造氛围、完善机制等方面不断开辟新的途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有效地将其一步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76.
本文依据2007年四川省高校师德现状调研结果,提出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关键在于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本文从高校师德建设的领导组织机制、宣传导向机制、活动载体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工作条件机制方面探索了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7.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早在2004年12月14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的讲话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人民教师这支队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强师德建设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78.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诸多,但要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仅靠以往的定性分析方法是不够的。对此,“北京农业院校师德建设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在对农业高校师德现状及其建设情况做了大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引入一种新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定量统计分析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以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时期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理念;而师德建设的重点应是教师的成长和提高,即“以教师为本”。  相似文献   
7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师,从事蓄“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辉职业。在人类的灵魂之中开展工程,教师的使命重大,责任也重大。其中,传授良好道德的责任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80.
师德建构是创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师德是一个历史的、实践的概念,对师德的探讨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时空之下、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师德建构是实践的过程,是教师对道德的感知、体悟、践履的现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律与自律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是师德内化与外化的互动过程。外在的约束是师德建构时期的必需,而自律才是师德永存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