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2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580篇
中国政治   271篇
政治理论   86篇
综合类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抗日战争期间,井冈山区域没有侵华日军的常规驻军。原宁冈县范围内,除了日军在乔林、楼下、源头几地路过一次,可以说没有到过日军。1945年1月下旬,侵占永新的一支日军开到新七溪岭,在山顶上向新城发射了两炮,炮弹落在城内西门谢松青家的庭院内,炸出  相似文献   
32.
近20年来,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法律性质无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与1945年联合国初创时提出的理念渐行渐远。在国际关系中,西方国家倡导的"人道主义干涉"和"为维护民主实施的干涉"盛行,严重冲击着国际法上关于使用武力的原则规则;联合国屡次背离长期坚持的"不偏不倚第三方"立场,强行介入国内武装冲突,招致重大损失;有关国家集团在联合国体制内或者体制外使用武力产生了极为消极的法律后果;某些国家或者国际组织未经当事国同意实施"强制和平"行动,个别经济类区域组织越权对会员国采取军事行动;为配合联合国的政治行动国际刑事法院多次对在任国家元首发出逮捕令。这些做法在使国际法的制裁和强制功能得到加强的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试图根本颠覆传统国际法上的一系列原则规则制度。因此,我们必须用一种批判和反思的态度对待当前的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与国际社会一道对其进行改革和重构,使其在强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功能的同时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相契合,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33.
历史不容忘却,国耻苦难不容模糊。在国家日益强盛之时,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会表决通过了三项决定,以立法形式正式确立每年的9月3日、9月30日和12月13日,分别为我国的"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认真负责。只有牢牢记住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凝聚前行的力量。  相似文献   
34.
一个没有先烈的民族,必定是一个任人宰割的民族。一个漠视和淡忘先烈的民族,同样是一个迷失前途而又可悲的民族。只有把为国为民而不惜牺牲的烈士精神注入国家的血脉,构筑起民族的灵魂,才会使我们的时代有着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每年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向全国各族人民,也向我们的后代子孙传递着一种理念:没有英烈的牺牲,哪有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更哪有幸福生活的今  相似文献   
35.
<正>提起"鲍有荪"这个名字,似乎并不为人熟知,但要说起抗战时期的"舒城女县委"却是大名鼎鼎。其实,鲍有荪就是"舒城女县委"书记。当年,面对祖国山河破碎的危局,鲍有荪挺身而出,组建游击队,点燃皖中抗日烽火;面对严峻局势,她率部灵活机动,多次打击日寇;为了打开抗日新局面,她毅然东进,担负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的使命……如今,在鲍有荪曾经战斗过的舒城、庐江、巢湖等地,她的抗日事迹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36.
黄河 《红岩春秋》2015,(1):14-16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公开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重庆成为战时首都。随着国民政府迁抵重庆,大批外地同胞也涌入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地区。战时的重庆,除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外,其生活方式也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变迁。"下江人"影响下的饮食习俗的变化战时重庆,"下江人"是对  相似文献   
37.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国家遇到的许多重大问题大多集中在海洋上。过去.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国家.沿海成为帝国主义的“航道”.江河成了列强的“内湖”。  相似文献   
38.
正闻君就义汉江城,慷慨高歌主义真。气吞山河遗篇在,血溅沙洲浩气存。白骨推波卷巨浪,丹心永照"后来人"。喜见今朝乾坤赤,英魂含笑看朝晖。这是新中国诞生后,郑家钧同志专程到汉阳凭吊她的爱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烈士夏明翰同志的忠魂而作的一首七律。夏明翰同志不仅有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而且有非凡的写诗才能。他的诗,尤其是他的就义诗,充满革命豪情,饱含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鼓舞着  相似文献   
39.
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尖锐激化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同时也给台湾人民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一方面,台湾人民身处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并且由于《马关条约》的规定而在法律上是"日本臣民";另一方面,大陆是台湾人民的祖先故地,台湾人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台湾人在这场战争中是站在哪一边,便成为岛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那么,"七七事变"后台湾人的真实心态究竟如何呢?有的论者提出:  相似文献   
40.
爱川村移民、除队兵移民和大连农事株式会社移民,是早期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的三次农业移民尝试。由于移民政策的失误和经营不善等诸多原因,日本的早期农业试点移民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但移民失败的经验教训,却对之后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侵略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