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127篇
中国政治   138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传贳权制度是韩国特有的一项物权制度,韩国法学界及实务界极力主张承继和发展该传统法制.将传贳权制度的法律规定与我国物权法中的相关制度进行比较辨析,可以拓展民法研究的视野,从中得到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42.
尹家民 《党史博览》2014,(11):14-19
正瞿秋白是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时年36岁。就义前,瞿秋白在狱中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了《多余的话》。若干年后,这篇两万多字的文章让他长时间背负了沉重的罪名,并殃及其亲属。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呢?  相似文献   
343.
散木 《党史博览》2012,(1):53-56
从一封徐悲鸿致陈西滢的信说起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1949-1976)披露了一条史料,即新中国成立之初画家徐悲鸿的一封海外书信.1950年11月,徐悲鸿致信老友陈西滢,希望他能“识时务者为俊杰”,早日回国.其曰:“通伯老友惠鉴:  相似文献   
344.
前年初夏,当我听到苗族长篇英雄史诗《亚鲁王》的发现时,我的脑袋里响着一个疑问:这可能吗?20世纪初,中国文学和文化界有识之士发动的一轮又一轮民间口头文学的调查中,不断有收获涌现,古老的中华大地文学蕴藏之深厚真是无法估量。然而自《格萨尔王传》、《伊玛堪》、《江格尔》和《黑暗传》等搜集整理完成之后,很难想象还有一个民族的长篇英雄史诗会横空出世。《亚鲁王》史诗的内容,为广泛流传于苗族生活地区的始祖亚鲁王的创业史。字数至少一万行,至今活态地保存在贵州麻山地区,并伴随着原始的"祭祀"仪式。  相似文献   
345.
房地产的严调政策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从大的方面看,房价快速增长的势头已基本遏住,总体保持着小幅增长,或者说"温和的增长"。如果要盘点严调以来的成效,有三个地方或许可以参考,或者说,更符合多数人对房价的心理预期。这三个地方分别是鄂尔多斯、海南、温州。这三地,可作为  相似文献   
346.
《大人先生传》是极度精神扩张的产物。“大人先生”的人格与境界是阮籍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大人先生是魏晋士人所希冀企慕的一种精神境界的人格化 ,是一种真正的精神自由 ,具有象征的意味。  相似文献   
347.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物权法没有典权制度,这无疑是物权法的重大缺失。典权虽然是发源于我们自身传统的法律,但是具有类似社会功效的同种物权制度却并非中国所独有。通过比较分析中国的典权,德国的担保用益,法国、意大利、日本的不动产质权和韩国民法的传贳权,证明各国对类似典权的物权类型的需求和中国典权纳入物权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48.
何立波 《党史博采》2007,(10):16-20
<正>在1955年共和国首次授衔的开国上将中,陈奇涵上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庭长、军事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陈奇涵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可谓叱咤风云,功勋卓著,毛泽东曾称誉他是"赣南农  相似文献   
349.
读书频道     
《工会博览》2006,(12):40-40
《达·芬奇传》作者:(英)查尔斯尼科尔/著朱振武赵永健刘略昌/译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列奥纳多·达·芬奇名字虽然家喻户晓,但他本人在世人眼中却始终像谜一样难以捉摸,令人好奇。而他的许多生平亦不为人所知。此书追溯描写了达·芬奇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从托斯卡纳区卑微的非婚生子,到佛罗伦萨韦  相似文献   
350.
廖平《春秋》学的特点,是以礼制为其根荄,从《谷梁》入手,兼治三传,所谓“三《传》镌后,别为《折中》”。认为三传同源,所说经义大同小异。旧来说三传者,“不务大同,专竟小异”,实际上完全蒙蔽了三传的真意。由此,廖平兼治三《传》,主张会同,甚至否定了经学今古的壁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