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1篇
法律   517篇
中国共产党   650篇
中国政治   987篇
政治理论   343篇
综合类   6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紧急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是保障及时应对、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的必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赋予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的权利。近几年,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提出了应急财产征用补偿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982.
经历2008年特大凝冻灾害后。贵阳在全市开展凝冻灾害应对工作反思和讨论.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深化“一案三制”建设.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全市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应急处置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83.
“校漂族”毕业群体对高校的影响及应对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校园周边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毕业群体——"校漂族"。它的出现给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作为"校漂族"的直接"生产者"和依附对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从帮扶和预防两方面入手有利于避免这种现象的扩大和蔓延。  相似文献   
984.
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为工具,随机选取某高校90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诱发心理危机的应激源及应激反应强度,检验心理应激强度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应激事件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及健康。其中受惩罚、学习压力及人际关系引发的应激强度最大。(2)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应激强度之间呈显著相关。(3)回归分析表明主观支持和应对方式均对心理应激强度有显著预测作用,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应激强度之间起中介效应,社会支持对应对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85.
宗教文化热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思想。考察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应当在尊重信仰自由的前提下,审慎确立高校应对策略: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及宗教信仰形成规律;强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宗教观教育;普及宗教知识,帮助大学生认清宗教本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把握校园文化价值导向,防范、抵制非法宗教活动等,确保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不至偏离正常的轨道。  相似文献   
986.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金融危机更把我国推到了国际社会的前台。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成功应对挑战,实现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发达国家债台高筑,经济复苏乏力。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来势凶猛且影响深远,主要发达国家身陷重重困境。一是面临居高  相似文献   
987.
近年来我国网络公共事件多发,其发展态势是:重大社会公共问题日渐成为热点议题;网络事件有交织放大之势;“草根”已成为社会议程的重要推动者和设置者;事件发生地正由中心城市向二三级城市甚至县城发展.其形成机理主要有:Web2.0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网民数量的激增;新旧社会结构间的矛盾和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诉求机制的短缺与网络民主意识的增强;政府公信力的不足和官民关系的紧张;地方党委政府的不适应和处置手段的薄弱.为此,政府部门需要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健全社会公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及时准确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确立政府作为“网络舆论领袖”的角色地位;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化和长效化;建立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话语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988.
网络群体性事件:转型时期社会危机的新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的增加,使网络充分社会化,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在网络社会中也得以充分呈现和有效复制.大致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一般会经过诱发、酝酿、发展、激化和高潮五个阶段.针对其发生机理和演化规律,政府应从建立舆情预警系统、主动设置公众议程、争夺网络话语权、搭建网络对话平台四个方面来正确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989.
现阶段我国党政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方面还存在着"三缺乏"的问题,为此,应树立"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执政理念,正确处理堵与疏的关系,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完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990.
为探讨大学生幽默风格的相关因素,笔者采用幽默风格问卷、卡特尔人格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的某些幽默风格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大学生的某些幽默风格存在显著差异。(3)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风格与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和自律性人格特质呈正相关,与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人格特质呈负相关;嘲讽型和自贬型幽默风格与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人格特质呈正相关,与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和自律性人格特质呈负相关。(4)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风格与解决问题和求助呈正相关,与自责、幻想和退避呈负相关;嘲讽型和自贬型幽默风格与解决问题和求助呈负相关,与自责、幻想和退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