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3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素质教育指的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体质体能素质、个性心理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审美塑美素质和特殊才能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是全面的、多方位的教育。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不能顾此失彼,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一,学习掌握邓小平教育理论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第二,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转变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第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第四,抓好课堂教学。第五,建设高素质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2.
王开岭 《法制博览》2011,(14):77-77
我是1976年开始读小学的,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说实在的,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回忆自己过去的老课本,有的人或许会弄成“忆苦思甜”。这就中了时下所谓“课本改革派”的计策。对于我来说,是只有甜没有苦的——记得当初年纪小,书中满是甜蜜香。  相似文献   
163.
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创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动力所在。本文对教育创新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学内容创新和教学方法创新等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4.
走进信息时代的青少年,面临着千变万化的大环境.他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形形色色的新鲜事物,和父母及祖辈之间的代沟空前地宽深.传统家庭教育的过度关爱和殷切期望,加上学校应试教育枯燥而繁重的学习,使他们感到压抑和厌倦.素质教育的不到位,导致当今的孩子们缺乏应有的思辨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在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大潮中,他们难以避免地 出现了种种令人忧心的新问题.要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与自觉的责任感,必须要从改革家庭教育做起,同时要净化不良的社会文化,坚定不移地广泛推进整体素质教育,引导青少年在新时代中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刻苦学习,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65.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领域最广泛、最深刻的改革当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教师是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主导因素。“兴教之道在于师”,由此可见,教师是教育之本,那么教育教学和管理主要体现在教师方面。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学校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能力强,  相似文献   
166.
应试教育的顽强存在和素质教育推行的步履维艰是一个客观现实.从教育代价角度分析两者背后的原因是本文的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167.
帅政 《瞭望》2008,(45)
加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春明在课堂上被学生用菜刀砍死案,过去的10月份,仅媒体披露的学生杀人案即达4起。一位16岁中学生在杀死老师前留下的死亡笔记中说,我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活着像一个死人。世界是黑暗的,我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胞’,我的心灵渐渐扭曲。学生这种心理的灰暗,来自于学习生活中灰暗的部分。如今的中学生,几乎纯一色是眼镜部队,其主要原因,在于超越学生身体负荷、超越学习规律极限的填鸭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8.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素质的养成和创塑;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突出地表现在我国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束缚,不利于人的个性的丰富和完善,也不能很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9.
新《义务教育法》将素质教育上升为法律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方针和目标,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0.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领域最广泛、最深刻的改革当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教师是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主导因素。兴教之道在于师,由此可见,教师是教育之本,那么教育教学和管理主要体现在教师方面。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学校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