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3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靳建洲 《法制与社会》2011,(16):196-197
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开展,国家的教育政策成效显著。但是,农村中学生辍学率高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辍学的危害显而易见,导致辍学的因素有农村中学生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学校不合理制度,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力度等,是解决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2.
赏识教育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是由我国教育理论家周弘老师结合自身的教育经历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周老师将自己的聋哑女儿培养成留美博士生,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表明赏识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有实践意义。一、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突破应试教育的僵化体系针对中国现实中的应试教育模式,周弘老师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对待孩子应该像农民对待庄稼,考虑孩子自身的需求和兴趣,充分发掘孩子的潜能,欣赏和赞美孩子,帮助孩子取得成功;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一味责备孩子,而应反思教育者自身是否存在问题,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3.
刘道玉 《学习月刊》2013,(13):38-39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必须贯彻以人为中心,人的自由、民主、人格、志趣、尊严和选择权等必须得到尊重和保障。那么,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它究竟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关于这个问题,论者不计其数,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教育目的问题是每个教育家思想的核心,是他们教育理论的出发点,也是教  相似文献   
64.
我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制度的脱节,一直是备受诟病的问题。2002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统一司法考试,将律师、法官、检察官的职业准入资格合为一体,这是我国法律职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司法考试确实对法学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各大法学院对于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在面向实践性、操作性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弥合了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的脱节问题;另一方面,各种以“通过考试”为宗旨,传授司法考试技巧的培训班不断涌现,出现了专营此事的司法考试学校,考生们趋之若骛,而相对地轻视法学院的理论教授,对法学教育形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1]在此背景下,作为准入前提的司法考试制度与法学教育,特别是法学本科教育是什么关系,法学本科教育是否应该围绕着司法考试展开,过于功利化地追求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是否会让法学本科教育沦为应试教育,冲淡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等问题,成为了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从法学本科教育和司法考试的关系着手,分析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如何应对司法考试对自身产生的冲击问题,或者说,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如何以一种适当的姿态接纳司法考试。  相似文献   
65.
编与读     
《新民周刊》2012,(2):8-8
《《男孩危机》(2012年第1期)"中国男孩危机"并非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警言,而是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我们不能只看到城市女孩在学业上的进步和优势,而忽略了她们同样是应试教育和性别角色刻板化的受害者,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孩,女孩子同样需要拯救。"——我不能理解了,十年间此事一直在进行,怎么就成了一个伪命题了?网友拂晓杉男...  相似文献   
66.
在近三十年的教育改革和实践中,我们重视培养学习能力,忽视了德育和创新教育,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和政绩观成为素质教育的枷锁和羁绊,使得推进素质教育困难重重。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素质教育",近三十年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变革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即文化素养、道  相似文献   
67.
《时事报告》2010,(11):4-4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真真认为,许多海外人才回国后,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他们本人在科研体制上水土不服,他们的孩子在应试教育上水土不服。海外人才在用完国家给的一次性资助后,就要加入到国内的项目竞争行列。在这种体制下,每一个人都是围着项目、经费走,很难根据本领域的前沿变化确定、开展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68.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思想已逐步深入人心。但是,在强大的应试教育惯性面前,一些学校的领导急功近利,表面上响应上级精神,暗里却冲着应试教育使劲,致使素质教育显得苍白乏力。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69.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对于培养青年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完善的审美人格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方面。然而,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体育,更忽视美育的现象,制约了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0.
中新社阳江一月十九日电(记者陈明)记者十九日从正在召开的政协广东阳江五届四次会议上了解到,青少年犯罪话题再度成为该市政协委员关注的社会焦点之一。有政协委员直陈犯罪诱因,在提案中向应试教育“开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