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79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杨静 《中国检察官》2010,(20):76-78
死刑是指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又被称为生命刑、极刑,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的血族复仇。但从18世纪后叶,就开始了死刑存废的论战。主张留置死刑的理由主要包括死刑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死刑的存在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必然要求、是消除不可悔改的罪犯以及避免私刑的最佳手段。主张废止死刑的理由主要包括死刑违反社会契约、死刑残酷且不人道、不具有威慑效果,死刑所具有的不可逆转性可能会导致冤杀无辜。目前,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对死刑的存废态度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2.
韩日领土与历史争端和韩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3月,韩日独岛(日本称之为“竹岛”)之争和日本国内频发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事端在韩国内引发大规模抗议日本的浪潮。这一系列事件直接导致韩日关系的急剧变化,迫使韩国改变对日政策,进而调整对外战略,以致可能改变东北亚战略格局。韩国进行战略调整的原因是近些年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及国家关系等各种因素]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十多年前,股份制中医院的成立,县政府一个文件说了算。十多年后,股份制医院被县政府强行变性,一个批复走完了法律程序。这是发生在贵州省开阳县的一场股权之争。  相似文献   
84.
论超脱     
世上种种纷争,或是为了财富,或是为了教义,不外乎利益之争和观念之争。我们身在其中时,不免很看重。但是,不妨用鲁滨逊的眼光来看一看它们,就会发现,我们真  相似文献   
85.
范军 《各界》2011,(10):46-48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承继正德皇帝大统的朱厚熄入京,与推举其接位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发生权力之争,历三年之久而胜出,从而彻底改变了“强臣弱君”的政治局面,为其随后长达四十多年的嘉靖之治奠定了稳定局面。  相似文献   
86.
白刚 《长白学刊》2002,(1):44-49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最初的何种形态能更好地体现和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的“形态之争”,逐渐过渡到近些年形成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而这些争论和走向的背后,实际上又蕴涵了这样一个“共同目标”:发掘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87.
分析和研究半个多世纪前声乐界的“土洋”之争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可为深入理解中国民族声乐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奠定必要的前提与基础,进一步促进中国民族声乐不断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
聂心蓉 《理论月刊》2006,(9):127-130
《汉宫秋》借助于人们一般用昭君之“怨”来解读“昭君和番”故事的接受心理,采用惯见的忠奸之争模式来结构全剧。通过转移角色视界,将叙事焦点集中到对汉元帝契约型心态的敞亮和心灵深度的发掘上,使《汉宫秋》超越了一般的忠臣悲剧而成为一部真正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89.
公元前52年,因权力之争,呼韩邪单于被郅支单于打败后来到长安,汉宣帝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并派一万骑兵、赠粮食三万四千斛,护送呼韩邪单于返回漠南,使其日益强盛起来,并帮助呼韩邪单于征服了其他各部,巩固了王位。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来到长安,提出和亲请求,汉元帝欣然应允  相似文献   
90.
1610年后,在华耶稣会会长龙华民在耶稣会内部掀起了著名的“礼仪之争”,它的一个核心问题,即是 Deus 的中文翻译。拉丁文 Deus 有两种译法:意译和音译。龙华民和其他一些传教士支持音译,而金尼阁则支持意译。本文通过对金尼阁的《1610年中国年报》、《1616年给耶稣会总长的报告书》和《西儒耳目资》三份历史文献的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金尼阁与“礼仪之争”的关系,特别是他对于 Deus 之翻译问题的看法,以及原因。本文并不赞同将“礼仪之争”简单地归之于欧洲传教士如何理解和对待中国文化的问题,它更是欧洲传教士如何对待欧洲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之间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