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6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法治与社会》2004,(3):67-67
庞德谦教授,中共党员,现任渭南师范学院院长。他治学严谨求实,学术兴趣广泛,在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地域文化、灾害科学的教学与科研中硕果累累。他曾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综合减灾专业;主持完成了国家科委、省科委、省教委和宝鸡市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出版了《灾害对策学》、《环境保护通论》等10余部专著、教材;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40余篇;多次获得省级科研、科技进步、教学成果等奖项;1993年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获得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12.
罗斯科·庞德是"社会学法理学"派的创始人,《法律史解释》属于其早期代表作之一。书中,庞德主要阐述历史法学派的兴衰史,并对历史法学派所主张的法律史解释进行分析与批判,最终提出社会工程解释。庞德在特定时空下对法律的解读展现了其建构社会学法理学的独特路径,对批判与建构现今中国法学理论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建新 《求索》2013,(10):158-160
庞德对世界文学经典的崇敬和他对人类文明的责任感使他从年轻时候起就主张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复活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中恒定不变的“特质”或“基本价值”。以应对现代商业社会中文学和文明的危机,促进文艺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健康发展。庞德的文艺复兴思想体现了他对文学本质的真知灼见和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庞德的社会工程法学所预设的社会事实不仅与真实的社会事实不符 ,而且在性质上也是错误的。论文解构了庞德社会工程法学的论证进路 ,提炼出其理论预设的社会事实 ,对社会事实进行了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批判 ,提出一种社会学法学可能的理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程乃胜 《河北法学》2006,24(12):2-10
庞德的<法理学>(第1卷)主要研究了什么是"法理学".在体系内,他阐述了"法律"、"法律研究的目的"、"法学研究的方法"、"社会学法学体系"等内容,对我国的法理学体系的构建和中国法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对于解决法理学与法律实践的脱节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社会法学家庞德认为:“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适用和生效”。立法质量好不好,归根到底还要看其适用情况,看其是否经受得住实践的考验,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即是“立法后”的验证,换言之,在于其“立法后”的评估。实践也证明,“立法后评估”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控制理论是庞德社会学法学思想的核心思想。社会控制思想的时代背景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庞德社会控制理论的法治思想对我国依法治国的借鉴意义在于:国家应控制人的自我扩张本能和对政府权力进行控制;国家应认识到法律对社会控制的局限性、加强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
法律是社会控制的主要工具是庞德社会控制论法学的主要思想。该思想具有强调法律的"强力"、法律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控制手段的理性化等特征,实现了社会学与法学的交融,对美国的立法、司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庞德的这一思想协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为我国依法治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法律目的下的法律与道德——庞德的阐释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历来是法理学所关注的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庞德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法律目的这一特定视角出发,通过划分法律发展的五个阶段来具体解析相应的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五种不同模式并旨在指导法律实践活动。这种理论智识和分析方法对我们今天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活动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