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722篇
中国共产党   200篇
中国政治   448篇
政治理论   139篇
综合类   3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界主要存在两种思考正义的维度:普遍主义(universalism)与语境主义(contextualism).前者认为可以确定适用于所有情境的基本正义原则,这种基本正义原则与所要分配的资源类型或社会制度类型无涉;后者则主张正义原则是具体情境化的而不是超越情境恒定不变的,情境与原则是始终依存的,并且特定情境下的原则是独立存在的,并非某种恒定的基本原则的派生物.沃尔泽(Walzer)的正义理论是思考正义的语境之维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2.
张建伟 《证据科学》2016,(3):269-272
一、关于以审判为中心庭审模式的认识误区
  曾经看过一篇苏联作者写的文章,写的是一个生活体验—相信我们大家都有过这种体验:当我们坐的火车停在火车站时,旁边有其他火车经过,我们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火车开动了。当我们把目光放到窗外的静止的电线杆时,才意识到原来只是铁轨在震动而我们的火车并没有动。今天谈到审判中心主义,我就有一个疑问,现在我们的铁轨在动,我们放了很多车厢在铁轨上,诸如“审判中心下的检察改革”、“审判中心下的控辩关系”,等等。今天我们又加挂了一个车厢,就是“审判中心与证据法的发展”,这样的车厢挂了好多,但是火车开了吗?  相似文献   
33.
党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2,(31):12
《四川党的建设》2012年9月号微博对于官员是一种民主素养对为官者来说,微博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远远不只是一种技能和社交平台,更是一种媒介素养和民主素养。在微博这个草根平台上,主导性的规则是平等,没人当你是个领导,没人忌惮你的权势。这样的民主语境和平等压力,逼着使  相似文献   
34.
2008年,闵行区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称号。2012年,该院又上新台阶,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模范法院"。法院院长:我们需要不断攀跃闵行法院工作繁重有目共睹。法官们一天开4、5个庭较为普遍。他们习惯白天开庭、接待当事人,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制作  相似文献   
35.
由于没有遵循利害相关者不得参与和主导修法活动的原则,同时受现行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和社会治安形势的制约,新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程序的修改具有明显的妥协性和阶段性特征。侦查与立案、审判之间的关系仍未理顺;侦查程序的行政化/准诉讼化构造基本没有改观;侦辩失衡,侦辩之间的实质关系依然是求情而非对抗;选择性不执法、刑讯逼供、超期羁押、律师辩护难等当下侦查实践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亦未得到立法的有效解决。从人权、法治的视角分析,侦查程序的完善还有许多未竟的课题。  相似文献   
36.
中共创建史研究历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毋庸讳言的是,在中共创建史研究中,还存在着不是从历史中寻觅踪迹,而是从固有的概念出发;不是全面掌握史料,而是有选择的利用史料;不是在历史语境中审视,而是用现代语境去解读历史的现象。  相似文献   
37.
语用学是从微观、语言的层面分析和把握法律推理的新视角。在语用学规范性视域中,法律推理是一种融合话语行为、命题行为和语用行为的交互言语行为。其中,"说者"与"听者"都是法律推理主体;达成合理共识是法律推理的目的和原动力;遵守合作原则是法律推理语言有效性的保证。语境通过语言选择的"装扮"来影响法律推理,是影响话语权分配、共识达成及合作原则遵守与否的关键因素。改善语境是发展法律推理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8.
<正>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的审理,对人民法院来讲,最大的感受和体会就是公开的魅力是如此之大,推进司法公开,应当坚定不移。最近,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的审理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起案件在审理中的最大亮点就是通过微博全程直播庭审过程,将控辩双方的你攻我守、你来我往全面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许多网友大呼过瘾,许多媒体包括国外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认为这起案件的公开审理,充分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法治建设的决心和信心。9月22日一审公开宣判后,这起案件将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这起案件  相似文献   
39.
刘远 《法学论坛》2015,(2):37-46
司法逻辑是一种客观逻辑,刑法的司法逻辑精神是一种客观精神,对此要在刑法自身结构中的自生性(内部性)与建构性(外部性)的矛盾中理解。《刑法》第1条乃是这种精神之总成,其中"结合"与"为了"之表述体现此精神尤为明显。在司法逻辑中,控方以《刑法》第2条为总依据的追诉偏好刑法的外部性,而辩方所偏好的则是刑法的内部性。内部论的刑法本体论和无知论的刑法认识论是理解《刑法》第3至5条罪刑法定主义的司法逻辑的哲学基础。实现刑事正义的关键不在于刑法确定不确定,而在于摆脱独断论、图像论、刑法外部性等种种束缚,从主体间性、语境论、刑法内部性上发现刑事正义的司法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40.
陈宏可 《求索》2012,(9):223-225
涉及到变形的视觉艺术可以被人们接受与认同。同样,艺术品在经历了从原初位置到艺术博物馆的语境变化后,通过对其原初语境的寻求、分析与理解,使这些艺术品在艺术博物馆新的语境中得以重新阐释,从而以一种更为广阔的视角,提升人们对艺术品的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