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唐为首 《世纪桥》2005,(8):48-49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对国民党僵化的大陆政策形成强大冲击。寥廓海天不归何待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他父亲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很快,中共方面就作出了反应。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给台湾的蒋经国发出公开信——《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信是用电报发往台北的,并刊发在7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出乎台湾当局的意料.引起海内外的瞩目。信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2.
廖承志在抗战时期受命在香港设立八路军办事处,领导华南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 战工作。他极大地调动旅港文化人的作用,积极宣传中共的抗日政策,充分利用他的 社会关系,广泛发动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支援祖国抗战,并团结、扶持各种抗日武装。  相似文献   
13.
廖承志是中国共产党的著名侨务活动家,他与海外华侨华人和台湾国民党有着深厚的渊源,在祖国统一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82年7月一个炎炎的夏日,廖承志饱含激情,挥墨致函蒋经国,表达了海峡两岸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的诚挚心愿。此信发表后,立即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本期适逢《廖承志致蒋经国信》发表20周年,本刊特邀作者撰写此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4.
1981年对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和平统一工程来说,是一个最关键的年头。这一年所决定的关于台湾、香港问题的事情,都对后来历史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几乎都与这两个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邓小平与廖承志。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呕心沥血,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的丰功伟绩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在那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周恩来仍竭尽全力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千方百计地保护了一大批党内外干部和专家学者.其中,他以高超的斗争艺术,协调各方力量,保护廖承志,使他免遭江青—伙的迫害,便是—个典型的事例.“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廖承志是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以下简称“外办”)副主任.外办的同志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廖公”.  相似文献   
16.
他的生命迸发着炽热的革命情怀,满含着强烈的母子深情,开放着忠贞不渝的爱情之花;他的人生传奇而坎坷,曾坐过7次半牢,带着手铐参加了长征……这些都没有消磨他的意志,而是造就了他潇洒、豁达、幽默、风趣的性格和至情至性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回顾著作<廖承志与池田大作>撰写过程的基础上,对廖承志、池田大作推动中日和平友好事业的艰辛、曲折历程进行了思考,认为廖承志、池田大作非常重视中日青年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推进中日关系的发展,以及和平友好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廖承志(1908-1983年)是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陈江街道办事处幸福村人。父母亲廖仲恺、何香凝是著名的国民党元老,他本人则是享誉中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早年就读于岭南大学中学部、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名校。他多才多艺,精通5个国  相似文献   
19.
廖承志是廖仲恺和何香凝的儿子,新中国新闻、侨务、外交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他与周恩来很早就认识,长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之一。在长期从事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周恩来生前讲道:“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周恩来曾说过“: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对此,廖承志感叹道:“这是实情啊,父亲廖仲恺早在黄埔军校就十分赏识周恩来,母亲何香凝一直受到周恩来的关怀和爱护,姐姐廖梦醒不仅和周恩来革命关系密切,而她的女儿囡囡又是周总理和邓大姐十分疼爱的干女儿。”早在1924年大革命时期,16岁的廖承志还…  相似文献   
20.
一、赴京受重任 1950年1月15日,庄希泉到达北京。中侨委副主任委员廖承志代表其母亲——中侨委主任委员何香凝前来迎接。此前,庄希泉就听说这位名门之后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为革命坐过多年牢,如今见他也不过40出头年纪,礼贤下士,衣着简朴,豪爽热情,还不失幽默.心里头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