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104篇
政治理论   85篇
综合类   1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51.
娄伟 《长白学刊》2010,(4):47-50
国际冲突一直被视为理解国际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关于国际冲突的根源,国际关系主流范式有着不同的理论解释。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与其引发的均势的破坏与重构是主要原因;相互依存论作为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分支,认为国际冲突来源于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建构主义则认为国际冲突与行为体身份密切相关。三者对国际冲突根源的解释既有相同也有分歧,主要因为三者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本体论和来自于不同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552.
欧洲一体化理论中的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并不完全等同于狭义的相关国际关系理论范式, 作为社 会科学分析工具的理性选择和社会建构间的互补性对于解释一体化的现实有重要价值, 理性主义在认识欧盟历史 以及制宪进程面临的挫折方面有重要意义, 理性主义在认识欧盟历史以及制宪进程面临的挫折方面有重要意义, 建构主义对探索超越欧盟进一步发展面临困境的途径有积极意义。欧洲经验及其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理性 主义与建构主义理论在跨国乃至后民族国家议题上的对话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事实。  相似文献   
553.
中国与东亚共同体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探讨东亚地区主义时通常所运用的三种思维范式———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维范式。按照这样的一些思维范式分析,90年代后期的区内外因素促成了东盟+3会议的召开和真正意义上的东亚地区主义的发生及东亚同盟体的建构所面临的挑战。中国和平崛起对于参与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4.
国际政治中的角色身份与利益认知是在社会性交往互动中被不断建构的产物。在以"主权零死亡时代"为核心特征的洛克体系文化成熟阶段,单纯的权力转移已不再构成体系内大国间安全困境的原因。不论是崛起国,还是守成国,其在权力转移进程中对体系主导观念的认知决定了其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又决定了战略手段的选择,并最终在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建构出不同的社会性关系与互动模式。权力转移进程中,大国间敌意身份的互主性建构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对其成因的分析,能否为避免敌意螺旋的生成提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权力转移进程中出现的"想象的安全困境"成因分析发现: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并不存在现实的生存竞争,但却可能由于经济领域同质化竞争而产生族群排他性负面意象的敌意投射,并在对声望和荣誉的追求基础上形成虚幻的不相容与想象的敌意螺旋。从崛起国战略谋划的角度出发,选择"联系性崛起战略"往往更容易开启同霸权国之间非对抗的新型大国关系,而选择"变位性崛起战略"则更容易开启同霸权国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  相似文献   
555.
刑事照相教学改革应以建构主义“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理论为依据 ,借助于计算机具有的图文声像结合、信息实时交互以及可以超文本、超媒体等特性 ,创立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随机进入”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56.
为培养学生对药理学的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精神,将建构主义理论融入药理学混合式教学,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对“线上+线下”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557.
段德敏  张旭 《新视野》2023,(1):105-112
任何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对公共利益的认定,但在任何给定的政治共同体中,“什么是公共利益”却又是最困难的问题,这一问题既涉及认识论的问题,又关乎政治生活本身。早期政治哲学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在精英主义的哲学思辨和对话两种模式之间分野,但又都共同地对单纯数量聚合的原则进行了批评和否定。现代大众民主时代的到来使得多数决成为无法完全绕过的方法,更广义的聚合理论也构成了现代社会理解公共利益的主流范式之一。协商理论对聚合理论的批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等人对多数原则的批评和对理性对话的强调,但它同时也具有现时代的独特性,如对社会阶层关系的关注和对开放性的要求等。后结构主义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建构主义理论则更倾向于批判性地反思“公共利益”之“公共性”本身,特别是强调其中的支配甚至暴力的成分。  相似文献   
558.
莫勇 《山西青年》2023,(20):43-45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必须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文科类高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本,准确把握文科类学生对国防教育工作的契合点和兴趣点,从国防教育工作思路和载体等方面,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主动提升的学习体系建构,通过调动兴趣、吸引参与、增大黏性、形成体系的浸润式国防教育新模式,不断完善和提升国防教育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559.
西方国际政治学经历了由“单枝”到“大树”的发展历程,理想主义、现实主义、行为主义、新自由主义、新现实主义、建构主义等连绵不断,其中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构成了当代西方国际政治学的主流理论,而建构主义则不仅是对后冷战时代的一种回应,也是对传统国际政治学的一种深层次反思  相似文献   
560.
在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关于英国与朝鲜拥有核武器数量对美国具有不同威胁 的观点被不加细究地争相引用之后,人们普遍认同英美之间友好关系真如建构主义所言是因观念 导致的认同以及因认同而建构的结果。然而,从英美两国由敌对到友好的发展历程来看,表现在英 美之间更为亲善的关系并不是温特意义上某种观念建构的结果,而是实力变化、战略环境变化导致 的寻求一致利益以应对更大的挑战者的结果。在需要“化敌为友”并开始这一转变的过程中,观念、 文化、语言、血缘等因素只不过是政客们利用的工具,友好的观念也不过是两国间利益一致的结果 和表现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