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78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1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8篇
法律   1000篇
中国共产党   1557篇
中国政治   2079篇
政治理论   1169篇
综合类   1555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474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主题,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江泽民同志确立了党执政兴国的发展第一要务,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发展观拓展了基本框架.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发展根本观念,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明确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落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历史发展必然和理论创新的逻辑发展必然.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确立的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已经成为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党的"初心"也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的不同现实,实现了从"管党治党""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发展。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无疑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起点和基本路径;不断推进"四个伟大",则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承载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3.
乡村振兴进程中加大农村老年组织参与基层维稳工作,可以大幅度降低基层政府的维稳成本,提升基层维稳的治理效率,促进农村发展的实质绩效。本研究以农村老年组织参与基层维稳为分析视角,通过对浙北“六老办”的个案考察,论述了农村老年组织在基层维稳中的治理逻辑与价值。研究发现,浙北荻港村建立的新型村级“六老办”维稳助推法,通过充分发挥村里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老农民、老队长的作用,承担着政策法规宣传员、民主管理监督员、环境卫生督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关心下一代辅导员、不稳定因素排查员的职责,有效地化解了荻港古村保护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及纠纷等问题,维护了村庄的稳定发展。基于此,现阶段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倡导农村老年组织参与基层维稳,保障农村老年组织在参与基层维稳过程中的法律地位及基本权利,是农村基层维稳机制发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4.
《行政论坛》2017,(2):20-26
国家治理的本质是协商治理,协商治理的趋向是良政善治。国家治理的旨意与协商民主的内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即利益均衡是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一致的目标追求,公平正义是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相同的价值取向,主体平等是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同一的根本原则,公民精神是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共同的理念诉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协商民主提供承接载体,反之,发展协商民主也需要国家治理现代化架设运作平台。即,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为国家治理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过程中公共决策的质量,有利于国家治理过程中公共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够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疏通协商渠道、拓展操作场域、提供坚强保障。因此,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具有逻辑上的内在契合,二者在结构上是一种互动与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5.
从现代化的视角而言,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行批判考察的产物:通过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成因、历史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的批判考察,探讨其对现实的人的生活和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克服其弊端的现实途径,即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现代化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一条红线。在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有存在的根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建构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诠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6.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体现了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从理论逻辑来看,是宏观逻辑与微观逻辑的辩证统一;从历史逻辑来看,是历史的承继性和发展性、历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历史的主体性和客体性以及历史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从实践逻辑来看,是对实践的客观实际、实践的主体性以及实践的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107.
灾害与政治间的联系已逐渐受到关注,而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构建尚缺乏系统性.受到灾害认知理念双向互动模式的影响,政治—行政研究领域逐步展开对灾害的政治学视域的研究.从灾害管理的政治理论视角、灾害管理的政治研究的学科身份及议题避责政治、府际政治、批示政治以及框架竞争政治可被视为中国灾害管理政治研究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108.
《廉政瞭望》2012,(10):5
不久前,因行李放置问题,一空姐遭某官员家属殴打;某餐馆一服务员,半小时被同一顾客使唤了22次;而在某酒楼,一名女服务生因未及时送去纸巾,被顾客逼着当众下跪……服务员为何频遭欺侮?除了某些特权者的蛮横作风,这些的行为背后其实更多暗藏了"顾客即上帝"的传统逻辑。"顾客就是上帝",曾长期被奉为市场交易中的信条,却随着时代的演进,被越来越多傲慢的消费者异化成"花钱就是大爷"。这也引起了舆论的反思,顾客真是上帝吗,死守这个信条是否还合乎时宜?  相似文献   
109.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是行动者与结构二重化的过程。新生代农民工是理性的行动者,其致力于城市融合的行动策略是资本建构与资本转换;但其城市融合行动同时也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并因此不断反思与调整行动策略。通过资本建构与资本转换,新生代农民工获得了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多的机会与资源,得以更深入地参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方式以"同化"与"整合"为主。  相似文献   
110.
我国警辅人员的惩戒制度不完善,导致对警辅人员的惩戒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需要从理论和制度两个层面进行细化研究。警辅人员惩戒制度的建构,既不能全盘地接受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更不能一概地拒绝,而应考虑到该理论在警辅人员管理中的适用性,并确立相应的规则。警辅人员惩戒制度的建构,应当遵循惩戒与职业收益的比例性、惩戒的明确合理性和惩戒的合法性等原则,进而完善惩戒机构的模式、违纪行为的形式和惩戒的种类等各方面的内容。最终,警辅人员惩戒制度的建构,既要有效保障警辅人员的合法权益,也要实现警辅人员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