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82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1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1003篇
中国共产党   1576篇
中国政治   2098篇
政治理论   1177篇
综合类   1597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474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的要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 《求索》2013,(3):221-223
思政教师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中坚力量。为了增强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中共中央、中宣部、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高校思政骨干教师参观考察的指导性文件,对高校思政教师社会实践提出了具体要求。高校思政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还需要健全机制、统筹安排,做到内容丰富、方法多样。同时,思政教师自身也要自觉参与,并将社会实践成果予以总结、升华,才能凸显社会实践活动对于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2.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在具体运作层面寻求突破。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基本方法,内蕴着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主体、动力、价值等逻辑特质,有助于预防和克服现代化的负面效应,可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具体运作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启示。遵循马克思实践的现代性逻辑,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应运作如下理路:以承认传统文化本然状态和自在性为前提,以能动地审视和解决传统文化现实问题为关键;以最广泛的群众为文化主体,以"全面深化改革"之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掘、适应和融入符合现代化发展趋向的人本价值为旨趣。  相似文献   
283.
左卫民 《证据科学》2016,(3):275-276
关于“审判中心与证据法的发展”这个题目,我的看法是:审判中心及其所可能引发的程序结构变迁为证据法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间或者说新的推动力,但这其中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就审判中心主义即证据法发展的空间或推动力而言,我觉得我们还处于想象之中。现在我们对审判中心主义的基本意涵和实现路径还有争议,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学界和实务部门对此尚未达成共识。一个明显的表征就是:围绕审判中心主义所进行的地方性试点改革也呈现出较大差异,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技术性的程序规则和证据规范就更是如此。甚至包括最早推进庭审实质化试点改革的成都中院,大家都还在继续探讨而根本没有对此作普遍推广。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一个司法改革研讨会,有领导明确表示:“怎么搞审判中心主义,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实际上各家都还有不同意见。至于怎么做,也是不成熟的。”既然在如何理解和推行审判中心主义这个逻辑前提上都有不同意见,很明显我们探讨证据法应如何发展的时机还不太成熟。所以,我认为这个题目至今仍处于发挥主观想象力这样一个阶段。就此而言,学术界和实务界仍然需要围绕何为审判中心主义,如何实现审判中心这一命题上进行深入的对话与探讨,以期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厘清我国证据法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84.
结合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通过加快自身变革、确保纵向整合、强化横向协调、实现动态创新的多样性的整体化途径,形成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政府多样性作用的整体化模式,对建立促进该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5.
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人类劳动并制定出正确的劳动概念,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各个主要概念都是历史地从劳动范畴的逻辑展开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体概念,并且它们都将在劳动范畴的基础上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说明。现实的人的感性物质劳动既是人类历史的现实起点,也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86.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从历时性的角度讲,中国共产党90年的宝贵经验已经深刻地检验了统一战线法宝的实然价值.透过历史现象究其本质,统一战线就是融合与分离的不断衍化过程.而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融合与分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发生、发展和衍化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87.
李伟 《长白学刊》2012,(3):67-70
建立健全信息汇集分析制度、应急信息发布制度、平等对话协商制度、利益诉求表达制度、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社会自我调节制度,筑牢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多重防线,化对抗为对话,变无序为有序,使已经瘫痪了的社会秩序尽快恢复常态,是实现应急管理常态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88.
文化的功能很多,最核心的是其内在的凝聚功能、传承功能和引导功能,而决定这三大功能发挥的,则是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遵从精神现象的特殊规律,创新精神活动的载体和形式,建构起党委政府引领、全民参与的全民共识凝聚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以教育德、以身帅德、以文兴德、以法护德、以民监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到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和所有环节中,贯穿到每个人的每个发展环节中,使文化的三大功能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再度得到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289.
纵观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史,其在总体上持续存在着逻辑上的分裂式解读,即要么坚持以单一的科学逻辑阐释马克思主义,要么坚持以单一的人本逻辑阐释马克思主义,并表现出两者交替式演进的特征。如何处理两种逻辑之间的关系对于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回归马克思思想演进的过程,其在总体上经历了从人本逻辑向科学逻辑的"格式塔"转化,但人本逻辑并未遭致完全地丢弃,而是始终以外在于科学逻辑的方式对其发挥了多方面的前提性作用。反过来,正是基于科学逻辑对社会现实的确定性的说明,马克思基于人本逻辑的未来构想才能够避免空洞的说教。就此而言,科学逻辑又在根本上支撑着人本逻辑。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双重逻辑。  相似文献   
290.
《行政论坛》2017,(6):63-70
从政策科学发展脉络来看,政策问题建构虽然不曾作为一个明确的主题在政策科学研究中引起关注,但是作为构成要素,政策问题建构从未脱离过政策周期。网络社会的到来,无疑为社会组织与公众发挥自主性参与政策问题建构、共同解决治理问题提供了可能。然而,在实践中却充满波折,除了网民参与能力不足这一直接限制条件,更深刻的约束因素根植于现代社会的官僚主义化及工业社会的控制思维中。网络社会的行为倾向来自现实世界的刺激反应,这就要求网络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理性引导与现实世界的社会需求回应相结合,通过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在主体构成、价值引导及问题治理方面的融合,促进对话与信任意识的生成,继而改造传统公共行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