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78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1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8篇
法律   1000篇
中国共产党   1557篇
中国政治   2079篇
政治理论   1169篇
综合类   1555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474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哲学的自我追问,即对“哲学究竟是什么?”的追问,是哲学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哲学的自我追问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这种追问将引导我们走进哲学理论的核心,去理解哲学、把握哲学的理论本性;另一方面,这种追问又迫使我们立足哲学当代发展的前沿,展望哲学未来发展的趋向,构建自己的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72.
加强公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逻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典型案例分析、模拟场景演练、逻辑真题讲解等快捷途径和方法对公安大学生进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目的是让公安大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和敏锐力,更为有效地提高与深化公安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为公安一线输送合格的警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3.
从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到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讲话中概括其基本特征,再到今年3月"两会"期间成为热门语汇,短时间内和谐社会为国内外所广泛关注,既标示党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不懈追求,同时亦显示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问题.怎样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74.
建构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诉讼是指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益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它是自然人或组织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方式之一。建立和完善公益诉讼可以完善我国司法制度,促进法治发展。它是我国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要建立监督权力行使的权利运作之机制,明确公益诉讼提起主体和条件及受案范围,提高公民的公益诉讼意识,建立我国的公益诉讼团体组织,并改善法院的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等。这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性质来看,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来看,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根本利益来看,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76.
冯胜利在《从人本到逻辑的学术转型》一文中从三个层面论证了“为人”与“为学”的截然对立;实际上,无论从理论还是从事实方面看,“为学”与“为人”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一致的一面,冯文的论证存在绝对化的倾向;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尊德性而道问学”;当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矛盾的日趋协调,揭示了“为学”与“为人”是可以一致的。  相似文献   
77.
经验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镇寰 《思想战线》2007,33(3):131-135
经验主义的怀疑主义特点决定了其反科学实在论的基本倾向,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经验主义这种认知世界的基本哲学维度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在后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范.弗拉森提出建构经验论的新思路,围绕着“经验适当性”的概念展开与科学实在论的较量,试图借此拯救经验论哲学,促成了经验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相似文献   
78.
20世纪西方社会发展思潮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以工具理性为内在支撑的现代性发展思潮和以价值理性为内在支撑的反现代性发展思潮。上世纪60、70年代以前,现代性发展思潮一直在西方理论界占据着主导地位;而80年代以来,反现代性发展思潮则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主流话语。这种嬗变,不仅表征着社会发展思潮具体理论形态的更替,更意味着人类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僭越的逻辑归位。它表明,弥合理性的断裂,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是当代发展观念重构的逻辑原点。  相似文献   
79.
文化研究视阈内和谐文化的建构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历史性和民族性以及传统文化自身内在的作用力和强大影响力要求和谐文化在历时性研究方面抽象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的时代性和对文化进步性要求和谐文化在共时性研究方面融合世界文化之精华进行综合创新;文化的社会性和文化自身结构的独立性要求和谐文化在现时性研究方面实现依附性和独立性的统一。和谐文化只有通过历时、共时和现时三个维度的合理建构才能不断完善自身的有机结构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向导和支撑。  相似文献   
80.
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概括作为我们党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成果,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其内在发展关系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等理论基础之上。它们统一的核心环节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