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35篇
中国共产党   310篇
中国政治   355篇
政治理论   204篇
综合类   1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焦宏伟 《政府法制》2012,(14):63-63
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国税系统始终坚持狠抓责任落实、服务税收大局的工作思路,秉承“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指导方针,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为核心,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目标,以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以贯彻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为抓手,扎实有效地开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相似文献   
52.
行政问责是一个制度体系,是多项制度的集合体,其运行过程中的启动、推进、实现、纠错阶段分别对应着政府责任监督制度、政府责任评估制度、政府责任追究制度和行政问责救济制度。我们应当对这些制度进行完善,使其相互配合、有序运转、形成合力,使行政问责更加有力、有效。  相似文献   
53.
食品安全靠市场机制无法得以根本解决,必须依靠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权力才能得到保障。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都存在监管滞后或监管不力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是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的共同结果。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有必要从构建独立监管机构、公共治理模式和行政问责机制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4.
技术治理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基础和推动力,其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的运用会对乡镇干部的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已有研究侧重于从制度约束与个体理性视角解释乡镇干部行动,缺少技术治理视角下的关注。那么,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技术治理何以影响乡镇干部行动?论文以X市精准扶贫政策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采用过程分析法剖析技术治理对乡镇干部行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技术治理通过加大政策执行风险的问责机制与压缩自由裁量权的数字化技术两种路径影响乡镇干部行动;在对政策特征进行识别的基础上,乡镇干部根据技术治理介入程度,策略式地采取权力寻租、形式主义、避责和程序性行动。论文从问责机制的制度赋能与数字化技术的工具赋能两个层面探讨技术治理如何影响乡镇干部行动,扩展了乡镇干部行动的研究视角,为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55.
构建责任政府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树立责任政府的理念,努力构建责任政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来说,责任政府制度构架包括政府责任规范体制、政府责任履行情况的考评制度和政府责任的问责制度,其中问责制是责任政府建立的关键,它使政府责任制度的落实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56.
有关行政机关履职评价的既有理论和制度,聚焦于对作为义务和结果回避可能性的考察,而未真正涉及对行政机关作为可能性的讨论。相关理论假定,立法已经解决了行政职责和行政能力的匹配问题,或相关权责安排已通过民主立法程序得到正当化。但是,我国立法机关对行政资源的配置并不享有实质上的决定权,目标与能力不匹配的行政任务在我国法律中大量存在。要准确评价行政机关的履职状况,在考察作为义务、结果回避可能性之外,还需将分散在机构编制管理、预算、规划等体系中的行政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拼组”,综合考虑行政资源的可及性、充足性及其与行政任务的匹配度,确定对行政机关作为可能性的合理预期。在不(完全)具备作为可能性的情况下,应结合行政机关是否采取了替代性履职方案、是否积极调剂其他行政资源、是否合理调节了公众预期等因素,最终评价其履职情况并确定其责任。  相似文献   
57.
南日 《岭南学刊》2022,(4):43-51+87
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廉政建设和数字政府改革的重要论述,而数字政府通过何种逻辑抑制腐败在实证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对142个国家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数字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数字化网络使用情况是影响地区清廉水平的两项核心影响因素,两者集中体现了数字政府在廉政建设过程中的服务提升逻辑和监督问责逻辑。因此,在数字政府和廉政建设中,应优先发展数字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创造智能化、透明化、精准化的数字平台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使用水平,把新的廉政治理模式和服务提升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8.
问责目标的整体性、问责过程的有序性以及问责标准的统一性是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机制的根本特性.基于目标管理过程分析框架,以整体性绩效责任目标的实现为中心,构建了包括绩效责任目标确定、目标执行、目标评估、目标反馈和目标改进五个环节的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机制基本框架.通过对京津冀地区进行应用检验,证实...  相似文献   
59.
白贵秀 《河北法学》2007,25(3):137-140
"欧典事件"暴露出行政监管部门的失职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使权力由单向形式改为双向形式,即使"权力与责任相统一",使"有权力者必有责任".  相似文献   
60.
容错纠错机制具有促进问责精准化发展和激励探索创新的双重目标导向,一方面,容错纠错机制应对基层干部避责不为的问题,通过与问责制度的有效结合,促进问责精准化发展,打消“怕问责”的顾虑;另一方面,容错纠错机制响应改革发展要求,能够激励公职人员探索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当前存在容错偏向于一般性失误的问题,容错纠错机制的激励作用并未凸显,容错程序偏重于事后容错等问题影响容错纠错机制的运行实效,对此本文提出健全容错纠错防错全流程衔接、采取事前容错与事后容错双路径并重、建立容错纠错横向“1+N”制度体系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