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沈鸿烈,字成章,1882年生于湖北天门,秀才出身,后投笔从戎,赴日本海军学校留学。归国后先在海军供职,后投靠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由于深得张氏父子信任,在他们的支持下,沈鸿烈一手筹建了当时中国最强  相似文献   
42.
《劳动保障世界》2005,(5):44-45
大家都知道民族英雄张学良在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在危难时挽救了中华民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富有反叛精神的张学良早在1927年就曾酝酿过一次兵谏。1927年春,盘踞在长江流域的孙传芳、吴佩孚等大军阀被南方的北伐军打落花流水,向北逃窜,投靠东北王张作霖张作霖决定派长子张学良统率奉军三、四方面军的精锐进入河南,对抗北伐军。  相似文献   
43.
辽宁近代的名人里。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大概是最有知名度的了。而张作霖的儿媳、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正是出生在辽吉两省之交的郑家屯(当时辽源州的治所)。她的父亲于文斗。则是辽源巨商、“丰聚长”粮号的老板。 堂堂奉系巨头张作霖,当初为啥选了个出身商家的女子当儿媳妇?  相似文献   
44.
刘多荃,字芳波,东北风城人,保定军校毕业后,到张作霖的奉军任职。1925年,任张学良的卫队副队长。由于他忠实可靠、有勇有谋,张学良的卫队扩编成卫队旅后,刘多荃任第一团团长。  相似文献   
45.
<正>(接上期)决意拥袁张作霖在镇压急进会的同时,袁世凯再度出山。但袁已无效忠清廷之意,只是企图利用革命力量,打击威胁清廷,准备取而代之。张作霖起初并不了解袁世凯的野心,还认为他以保全清廷对付革命军,是对清廷忠心耿耿。因此张作霖与冯麟阁、马龙潭等33名军人,联名  相似文献   
46.
凤荻草 《各界》2011,(9):84-85
张学良与日本关东军可谓仇深似海。日本关东军除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其父张作霖,还制造了一起与“皇姑屯事件”同样臭名昭著的爆炸杀人事件,这一事件夺去了张学良刚刚九岁的爱子性命。  相似文献   
47.
程亚娟 《各界》2011,(10):76-77
1916年4月22日,张作霖被任命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按使,成为奉天的最高行政长官。主政伊始,张作霖颇费了一番心思。1916年6月28日,张作霖与帮办冯德麟一起发布了一个阐述施政方针的告示。这个告示别出心裁,堪称中国第一个白话文告示。  相似文献   
48.
<正>兵败出关随着直、奉冷战的加剧,张作霖、吴佩孚的矛盾和斗争越发尖锐激烈。张作霖深感吴佩孚是他扩张势力、问鼎中原的主要对手。吴佩孚更把张作霖当做他武力统一中国的潜在敌人。张作霖本来就看不上吴佩孚,也没把吴放在眼里。但近来吴佩孚取得两湖巡阅使头衔,手中握有5个师的重兵,并占有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地盘,势力与张作霖不相上下,因而张作霖心中老大不服气。为此,他大骂国务总理靳云鹏偏袒直系,并亲自进京,发动倒阁。12月17日靳内阁宣布辞职。24日张作霖一手扶植梁士诒出任国务总理,控制了中枢。  相似文献   
49.
<正>张作霖,奉系军阀首领,北洋政府末代国家元首。早年为匪,草莽英雄,后受清廷招抚。初任奉天新民府游击马队管带、奉天巡防营统领。辛亥革命后,历任民国陆军第27师师长、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1920年以后几度驱兵关内,问鼎中原,操纵北京政权,左右全国政局。1927年6月自封为陆海军大元帅,组中华民国军政府。1928年与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混战,兵败出关。6月4日被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炸死,时年  相似文献   
50.
多年来,李人毅多次对战争遗址进行实地考查,在档案馆里查找原档,并面对面采访了冒着敌人炮火起草中共《"九一八"抗日宣言》的赵毅敏、为保卫家乡勇当义勇军的王玉楼、烈士苗可秀夫人王儒贤及当时健在的慰安妇等历史见证者,掌握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国难来袭——"九一八"延续的记忆》一书记述了中日甲午陆战中,中国军队喋血平壤的惨烈场面;对赔款割辽、日俄分赃、南满铁路易主于日本、张作霖之死、以及少帅张学良易帜等重大历史事件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