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由于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监督采取提出纠正意见或通知纠正的形式,监督不能引发程序性法律后果,导致刑事检察监督的弹性化现状,使其监督的实效性大受损害。这对于程序公正的实现、刑事诉讼人权的保障以及检察监督权威的树立都将产生消极影响。对我国刑事检察监督进行刚性化改造,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1)规范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行使方式,使检察机关采用规范的、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文书形式行使监督权。(2)增设检察监督的程序性法律后果,包括:纠正期限、复查机制、程序无效、改变案件管辖等。(3)增强检察机关自身的监督能力,包括健全检察机关的知情机制、赋予检察机关阅卷权、恢复检察机关的机动侦查权等。(4)赋予检察机关对与违法诉讼活动相关的责任人员的处罚建议权。  相似文献   
12.
基层组织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共青团的基层组织紧紧把握青年工作的时代特征,表现出了以下特点:(1)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表现出了虚拟化特点;(2)加强地域合作、领域合作,表现出联合化特点;(3)广泛流动建团和发挥青年组织的作用,表现出了弹性化的特点。这些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活力,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过于关注将群体性事件摆平、消灭在萌芽状态,将信访量降低至最低等,是一种静态僵化的维稳思维,并导致政府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对立面。要转变维稳的思维惯性,通过建立弹性化和法治化的维稳模式,提高体制抵御群体性事件的韧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监督采取提出纠正意见或通知纠正的形式,监督不能引发程序性法律后果,导致刑事检察监督的弹性化,使其监督的实效性大受损害。这对于程序公正的实现、刑事诉讼人权的保障以及检察监督权威的树立都将产生消极影响。对我国刑事检  相似文献   
15.
遵从或否定权利表象规则的界限定位在可归责性与信赖合理性的比较权衡,其实是进行过失程度的比较,在真实权利人与第三人之间做出选择,其结论必然是弹性化处理,一方面体现在生活事实的法律判断本身具有适度的弹性,另一方面归责性与信赖合理性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而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调和。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20,(3):129-135
信息时代的技术革命对政府和治理变革产生了兼具工具论和本体论特点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工具论强调政府和治理需要借助技术来改进自身运行和提升效率,本体论意味着政府和治理需要以新的形态来适应技术变革,由此政府和治理可能以全新模式呈现。为了整合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已有的研究,并且将技术变革纳入考察范围,我们试图提出界面这一新型分析单位,研究界面自身的特征、内部结构、外部环境和功能与目标,从而建构一个关于界面的理论范式来讨论信息时代的政府和治理改革。从界面理论范式建构的中国实践经验来看,技术在缩小界面、扩大界面和集成界面等方面的形态有不同的运作模式,网格化管理和数字化政府是其典型代表,而构造弹性化界面运作形态会成为界面理论范式的未来趋势,也是信息时代政府和治理变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面对刚性制度与地方需求多样性之间的常态化治理困境,已有基层治理手段和组织结构设计不能总是有效回应。在系统梳理我国地方政府弹性化组织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对L市农业农村局与经济发展局“模块化”改革的深入剖析,引入了“业务制”弹性化组织概念。研究发现:“业务制”改变了传统政府组织结构的职能导向特征,以流程导向、需求导向、数据导向为核心,通过打破原有的横向职能分工以及纵向垂直管理,在组织内部嵌入了更具弹性、开放性与动态适应性的运作机制。不仅提升了政府内部横向协作的效能,而且能够更好地保障政策的贯通执行,为推进纵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但“业务制”弹性化组织也存在一定的合法性风险和结构性阻碍,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顾伟毅 《工会论坛》2003,9(6):99-100
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不稳定因素"是难以避免的.刚性化的政治稳定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实现的绝对稳定实际上却造成了更大的不稳定.因此要实现政治稳定观从刚性化向弹性化的转变.弹性化的政治稳定观承认"不稳定因素"的"常态"性,以较强包容性的机制,实现动态的、相对的稳定.在这种稳定观的指导下实现的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邓璇 《理论导刊》2004,(12):7-10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在新时期,可以尝试的政府治理模式包括四个方向,即市场化改革、参与式多中心治理、解规制与弹性化。这四种模式不完全兼容,因此在综合起来构成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的同时,应注意在不同领域有选择性地采用,并赋予不同模式不同的权重。  相似文献   
20.
弹性化政府模式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弹性化政府是未来的一种政府治理模式,它反对政府机构的永久化和公务员的铁饭碗,主张不断创新政府组织机构,增加活力,提高效率。它的一些思想无疑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