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29篇
中国共产党   191篇
中国政治   227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仁”代表着中国古人从人际关系视角研究、探讨德性和社会规范的思路,是理解中华文明的关键概念,这一范畴的突出特点强烈的实践性。主体际性概念出现在20世纪初的西方哲学中,是对主客二分的近代理性主义传统的超越,其意义在于申明了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交互性。“仁”与主体际性之间存在内存契合,可以说是以经验形态表达了后现代主体际性的实践理性。在主体际性视域中重新发掘和理解“仁”,重新解读其文化心理本质并为生活服务,或许可为中华文明吸纳、消化现代文明提供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22.
为人当豁达     
汪强 《党政论坛》2011,(12):18-19
一日,老同志相聚。同桌的一位,我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熟悉,95岁高龄却十分硬朗。我问:“何以高寿?”老人呵呵一笑,回答:“气愤和烦恼的事,在我脑子里只会停留三分钟。”  相似文献   
123.
肖必恒 《人民论坛》2010,(8):228-229
孔子之前的仁学思想比较零散,尚未构成系统的仁学思想体系。孔子在此基础上对仁的思想加以省察与反思,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在中国的文化思想史上实现了由殷周宗教神学向儒家伦理哲学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4.
陈四益 《同舟共进》2010,(10):66-67
一“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这是我想送给为官者的一句话,不论官大官小。为什么?因为现在当官的(无论大小)大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而非当官者也大都太把当官儿的当回事儿。何以见得?有事为证。  相似文献   
125.
《前进论坛》2010,(7):F0004-F0004
万启仁,1940年生,农工党四川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现代艺术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油画专业委员会主任,曾获全国书画院作品联展百佳书画家称号,代表作有油画《彭总》、《正午》、《老伴》、《母亲》、《农家乐》、《彝族姑娘》、《傣族少女》、《心愿》等。  相似文献   
126.
徐嘉 《唯实》2002,(6):7-11
真、善、美是人类最高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我国先秦时期儒、道两家的价值理想 ,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儒家的价值理想以“仁”(善 )为核心并统摄真和美 ;道家则以“道”为核心 ,其中有求真的向往 ,并贯穿于善与美。孔、孟、老、庄对真、善、美的理解各有特点。本文通过对他们这方面思想的比较 ,展现了先秦儒、道的价值精神及其中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7.
《当代广西》2007,(23):58-58
除了知情权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1978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这样说。此言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更加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8.
今年春天,当红艳艳的杜鹃花开满皖南山山岭岭的时候,惊悉芜湖学界老前辈郭珍仁先生因患脑溢血不幸逝世的爱耗,心中疼痛而又悲凉。当天夜里,辗转反侧不能入睡,郭先生那慈祥儒雅的面容在我脑海里时隐时现……  相似文献   
129.
他是一个“勤政”的高官,曾经誓言让贵州人民尽快脱贫;他又是一个吞噬民脂民膏的贪官,一次就可吞入民“唾弃”,且看一个“封疆大吏”怎样陷入财色交织的泥淖……  相似文献   
130.
孔子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仁既体现了仁道的原则,同时又为理想人格提供了多重内容。“仁”的学说存在着许多历史足迹,但它那种积极的价值取向无疑可以给现代人提供某种人格理想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