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7篇
  免费   140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2098篇
中国共产党   165篇
中国政治   479篇
政治理论   125篇
综合类   64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区分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的路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新久 《法学家》2012,(1):76-93,177,178
如何区分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是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客观需要。本文主张以"刑法正文"———"体系化的文义",作为区分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的标准。在刑法正文范围内揭示需要解释事项的体系化文义的,是解释;反之,是类推。与"字面含义"、"真实含义"、"通常含义"、"可能具有的含义"等概念不同的是,"刑法正文"是一个结构性概念,表现为从"点"到"面"再到法律体系之整"体",它首先着眼于某一个具体的刑法分则条文,并进一步地关注与这一分则条文具有密切联系的若干个分则条文,然后是刑法分则以至整部刑法,乃至于整个法律体系范围内,发现待解释事项的"体系化的文义"。  相似文献   
992.
在法律解释的问题上,立场选择与方法运用是“道”和“器”、“体”和“用”的关系,解释立场决定着刑法解释的方向和角度,而解释方法则只是刑法解释的技术和工具.站在不同的解释立场上运用相同的解释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相反,站在同样的立场上运用不同的方法也可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在刑法解释立场上,存在着主观解释论与客观解释论、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这些争论不仅仅是方法论上的论争,更是刑法价值观上的论争.立场之争对刑法的解释、适用以及司法审判有着巨大的影响.文章从刑法解释基本立场的抉择问题出发,进而对刑法解释的限度问题做了探讨,并以刑法修正案相关罪名的解释问题为样本,阐述了刑法解释方法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993.
周成泓 《法律科学》2012,(2):172-180
亲子鉴定是解明亲子关系的利器。亲子鉴定协力义务属于公法性质的勘验协力义务,其义务范围和主体范围均较为广泛。亲子鉴定协力义务的法理依据有诉讼经济、证明妨碍及事案解明义务三个。是否科处被检人协力义务,在实体上应当本着保护子女最佳利益的原则进行利益衡量,在程序上应当具备一定的要件。被检人在具备正当理由时得拒绝鉴定,但不当拒绝的,可对其进行直接强制或间接强制。我国《婚姻法解释(三)》第2条意义积极,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适用条件不明确、当事人程序保障条款缺失、拒绝鉴定所生法律效果较为模糊、适用的主体范围偏窄以及与实体法没有很好地对接等。  相似文献   
994.
徐光华 《河北法学》2008,26(5):97-102
刑法扩张解释的"度"如何去判断,关键是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分问题。对于如何区分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刑法理论上提出了各种标准,如内容说、思维方式说、可能文义说、核心属性说,这些标准在实践中难以经得起检验。采取单一标准对二者进行区分是不具可行性的,语词的特点、事实的多样、社会的变化、主体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了,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分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我们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观点去看待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的区分。以刑法文本为依据,以事物的本质属性为主线,以国民预测可能性为限定,强调法官的"良心"在解释中的作用,并辅之以程序上的限制,具体分析、综合判断,这是我们对待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分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995.
犯罪解释的类型在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大体可以分为五种。其中,宏观解释与微观解释虽然呈现各自的特征与解释效度,但也显示了融合的复杂趋势;因果性解释与功能性解释的内涵不同、限度呈现差异,结合起来构成了完整的解释;社会学解释、心理学解释与人类学解释各自的特性与解释"边界"明显,但均需要改善;在现代社会,出现了组织体犯罪解释的类型,并与个体犯罪解释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性;现代化解释与全球化解释在其社会动力机制上是不同的,在一定意义上后者构成了对传统解释范式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6.
在法律表意系统内,时有规范而无事实指向,抑或时有事实而无规范指向,在第二种情形下,司法裁判过程分为规则引导下的事实构建和规则解释阶段,法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法律,寻求个案正当性的结论。在给予结论正当性理由的过程中,论证产生个案具有司法指导性的裁判规则意义的裁判要旨,裁判要旨生成的系统机理本身既是就司法方法而生的技术问题,亦是指导性案例产生过程所遵循的微观层面具有裁判规律性的法律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司法解释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范畴。外国学者在其著作中很少谈到司法解释,他们一般使用法律解释这个概念。司法解释的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察,如规范性文件的角度、权力的角度、司法行为的角度及司法制度的角度考察等等。本文概括的介绍了司法解释的一般性及中国的司法解释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解释的主体、解释的对象及解释的效力上。  相似文献   
998.
卫生行政解释对执法人员准确理解卫生法律规范,实现卫生行政管理目的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卫生行政解释作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执法实践中遇到的行政解释的效力问题,与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关系及在行政法律文书中引用等几个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9.
1000.
任何解释都需要一个客观性的基础,解释法律也不例外。但是主观性在整个解释过程中却总是无法被放逐。我们虽然还没能证明一切法律活动都是在某种外在力量的冥冥安排之中,但是又总感觉到它的发展受着某种力量的控制。实际上,对法律的有效性解释即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