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这样铿锵有力的话语第一次出现在向来少用形容词的党代会报告中,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42.
一提到军人,人们通常首先想到的形容词就是勇敢、坚强、严守纪律、说一不二,同时,军人又是攻必克的武器、守必坚的壁垒。但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体会战争的残酷,惟有从战争电视、电影中去领略革命前辈们奋勇拼杀的血性与豪迈,以及马革裹尸的牺牲与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43.
我们通过对"глубокий"和"深"搭配域的分析,发现二者在语义上具有相同的隐喻模式:空间→时间→性质。其搭配域既体现了语际共性,也反映了语际差异。对共同搭配域做认知上的分析后得出结论:汉语和俄语单式形容词搭配域的宽窄和其句法功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4.
郝思瑾 《求索》2011,(11):228-230
“V单(单音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是“单音动词+人”词汇化发展的结果。本文主要探讨了“V单+人”式这一类形容词的词汇化过程及形成机制,其共性条件包括“V单”与“人”高频率共现、使动义的存在与凸显以及不带宾语三个方面,而在其内部仍存在着词汇化路径与动因的差异。同时,“V单+人”式形容词这一词汇化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它与汉语发展史上的双音化现象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5.
从词法类型来看,形容词的重叠可以分为构形重叠和构词重叠,而从结构形式上来看,又可以分为完全重叠形式、半完全重叠形式和不完全重叠形式,而且这些形式和其所表达的意义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关联性。其重叠形式所表示的程度量特征丰富。从典型范畴理论来看,模糊量、固化量、主观量、大量都是形容词重叠形式所表达的典型的程度量。此外,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所表达的程度量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相似文献   
46.
王京雷 《前线》2013,(5):80-80
秀这个字,作名词,为草木花叶之意;作形容词,为美好、秀丽之意;作动词,本义为谷物再度抽穗扬花;近年来作为网络用语,为表现、展示之意,如音乐秀表现音乐之魅力,明星秀展示明星之风采。顾名思义,从网络用语解,那么官员秀就是表现与展示官员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47.
孙君飞 《党政论坛》2009,(20):56-56
惟有将幸福变成一种成长着的动词,才能够用那些美好的、粲然的、深情的形容词来形容一个人的生命和人生。  相似文献   
48.
本文就教材文言文中某些形容词、名词作意动处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涉及刭一个界说问题。  相似文献   
49.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任老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丹心”,不仅将会载入“汗青”,而且将留传后世。任老是第一位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周密地、系统地、创造性地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学术大师。自古至今,研究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学者、文人、骚客成千上万,但是,符合上述五个“形容词”的大师级的学者,恐怕就只有任老。  相似文献   
50.
王方 《学习导报》2013,(20):58-59
西班牙的路名大多以名人、名城之名来命名,如罗斯福路,马德里路等。偶尔也用一些欢快的形容词命名,如欢路、爱路之类,一般不会使用伤感类的形容词,然而巴塞罗那却有个例外,这里有一条路叫“苦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