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61篇
中国政治   97篇
政治理论   61篇
综合类   49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一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民主推荐和选举工作中,拉票问题越来越严重,有的甚至呈公开蔓延的趋势,已经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满。为此,我们邀请部分地方的同志就拉票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大家普遍认为,不能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简单、孤立地来看待拉票问题,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理性、全面地分析拉票问题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92.
本体论研究一直是西方哲学发展中根本性、导向性的问题,是一代先哲们建立起各自哲学体系的根基。本体论,亦称形而上学。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在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中一直都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一哲学问题虽自成体系,却同中有异,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93.
形而上学》是由一些杂乱的讨论抽象对象问题的文章所构成,不同章节间有时会出现矛盾,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为追求真理所做的种种探索和清晰的思想发展历程。这种发展尤其体现在亚里士多德将研究本体的方法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上。亚里士多德通过转变研究方法,化解了许多静态研究下产生的矛盾,并完成了自身理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94.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是解构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推动者。德里达主要通过解构言语与文字的关系、文本的传统意义以及哲学与文学之间的等级概念,德里达实际上为我们解构了西方传统哲学即“在场的形而上学”。倡导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解构,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95.
张有奎 《理论探讨》2005,1(4):46-48
通过对生存与实践、生存论与存在论两对概念的辨析,马克思生存论超出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变革彰显出来。这种变革虽然与存在主义的呼声具有某种类似性,但事实上二者具有原则性的不同。混同马克思生存论和存在主义,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对马克思生存论的退化理解。马克思生存论概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6.
本文旨在讨论西方形而上学的演变 ,尤其是从康德到海德格尔的转变。作者把康德的形而上学归结为主体的形而上学 ,而把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称为存在的形而上学 ,指出了隐藏在康德与海德格尔之间的关于形而上学的不同思路。作者试图以此说明 ,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形而上学的讨论 ,曾经发生过重要的转向 ,这进而影响到人的价值、文明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97.
正如没有胡塞尔就没有海德格尔一样 ,在马克思存在论哲学路径的本质开启中 ,费尔巴哈是一个不可缺失的历史环节。但是 ,这一历史环节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生史上的意义 ,只有与马克思的国民经济学批判结合起来才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98.
大多数学者认为尼采是一位反形而上学的哲学家 ,而反形而上学用尼采本人的话来说就是虚无主义。在尼采看来 ,虚无主义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柏拉图———基督教哲学到叔本华哲学的虚无主义过程 ,也是最高价值自行贬值的过程 ,而尼采正是这一过程中最后登场的哲学家。但是他的虚无主义不是目的 ,不是归宿 ,而是一种手段 ,其真正目的在于塑造一种新的理性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99.
梅洛-庞蒂典型地体现了现代生存哲学对于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超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告别了形而上学。梅洛-庞蒂正走在通向结构主义的途中,但他从未真正地远离现象学。这是一种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含混地位的哲学,它在其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深刻批判中依然守护着某些传统信念。  相似文献   
100.
张松 《理论学刊》2005,1(9):21-26
海德格尔在其关于存在问题的形而上学思考中,赋予了存在之真理以独特样态,与此同时,他也因此而使面向存在的思想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实践性意义,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技术时代中,作为一种纯粹的形而上学,他的存在之思更突显出一种马克思所说的“改变世界”的内在张力。面对马克思在扬弃了形而上学的基础上所提出的这一要求和任务,海德格尔的思想显现出它自身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通过海德格尔的思想,马克思的全部理论的哲学基础也被带到一种空前的尖锐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