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先秦乃至更远的古代,中原文明的范围很小,就是陕西关中、山西南部、河南北部这么大,四周有很多异族国家或部落,犬牙交错地相处着。史书对于这些异族,不是以文化或种族来划分,而是以他们相对于中原的方位来称呼,东方的全叫“夷”,西方的全叫“戎”,南方的全是“蛮”,北方的都叫“狄”,比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什么的。  相似文献   
12.
<正>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地处云南最北部,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隔金沙江相望。这里群山绵延,很难找得到块开阔的平坝,公路一直在山谷中盘旋。不知道绕过了多少个山谷,山坳里突然出现一片片层层叠叠的灰色瓦顶,看起来颇有规模,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环州土司城了。"王城"史话环州,彝语称为"放重",意为"被封锁的岩洞"。相传,早在南诏大理国时期,这里即为云南东  相似文献   
13.
蛮娘     
江南人背地里习惯贬称继母为“蛮娘”,“蛮”就是凶蛮,蛮横,意思是后妈对继子女一般来说是不良不善的。被告人赵茂良说,他当面从不叫继母方彩妹“妈”或者“娘”,背地里叫她“蛮娘”,叫了几十年了。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6)
夷夏观是古代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思路,其成为统治阶级的基本思想并融入治国理念和具体政策之中,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魏晋时期以江统等人的夷夏观为代表,带有一定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将以《徙戎论》的观点为代表,探讨夷夏观在魏晋时期的演变,徙戎观点出现的原因及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及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知青文学较之前的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知青作家与非知青作家的并存,"知青岁月"的回忆与"知青岁月"的想象共同建构着知青文学,正因此,对"乡村"的呈现便出现较客观和理性的审视。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青文学个别作品的分析,探讨了"乡村"形象在知青文学叙述中的新变——贫穷与苦难、愚蛮与落后、淳朴与善良,而这主要通过民性、民情、民俗表现出来。在"丑"与"美"的展示中表达了知青文学对"乡村"的深入理解与认知。  相似文献   
16.
王香平 《党史博览》2009,(11):22-23,35
武汉.作为与毛泽东家乡湖南长沙毗邻而居的九省通衢.注定要在毛泽东的生命轨迹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这里,是青年毛泽东离开长沙后涉足的又一个大城市;这里,是走上职业革命家道路的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中心城市之一。作为政治家,毛泽东与武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诗人,武汉特有的地理人文景观成为他不可多得的素材源泉。一个产量不多的诗人.却有两首佳作诞生于此,不知是毛泽东的慷慨,还是江城的幸运。也许是机缘巧合,正是这两首相距近30年于同一场景创作的不同词作,形象逼真地传达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时期那种特有的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17.
南诏国治下的寻传蛮,与今天中国、缅甸、印度交接地区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民族有族体上的历史源流关系。历史上,南诏在寻传蛮分布地设置政区、建立城镇,加强了对寻传蛮的治理,极大提升了寻传蛮群体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从而加大了社会财富的生产规模,促进了该地区的文明跃升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1,(6):66
瑶族瑶族现有人口213万人,广西占62.2%,集中分布在都安、金秀、巴马、大化、恭城等瑶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湘、滇、粤、黔等省。瑶族是由古代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发展形成的民族。过去有过山瑶、盘古瑶、茶山瑶等多种称呼,解放后统称为瑶族。  相似文献   
19.
牛元  郝峻 《思想工作》2006,(7):40-41
“三十里的明沙二十里的水,五十里的路上来眊你。半个月就眊你个十五六回,十五六回,单因为眊你就跑成个罗圈腿”。“喇嘛哥哥实在好,半夜想起送冰糖,来得迟来走得早,……”“头一道屹墚墚,唉嗨呦、唉嗨呦呦二一道沟,三一道屹墚墚,唉嗨呦、唉嗨呦呦双骑上上马唉~~”。这就是独具鄂尔多斯地方特色,深含鄂尔多斯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奇葩——蛮汉调。一蛮汉调这一鄂尔多斯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的出现与鄂尔多斯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鄂尔多斯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有着密切的关系。鄂尔多斯地区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向南越过明长城,便深入到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不同学科的楚文化研究者在源流、地域、特质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其症结在于楚文化之属性问题。“亦夏亦蛮”乃是楚文化研究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