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作为可以称为“独特的国际秩序”的“大君外交体制” ,在概念的使用上与“锁国”是矛盾的。从日本同邻国关系的史实中 ,可以看到在历史上所谓“大君外交体制”并没有存在过。倒是日本自 15 49年脱离“华夷”秩序之后 ,又想重新加入到以中华帝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中来。“大君外交体制”的构想是否存在与“大君外交体制”是否存在完全是两码事。  相似文献   
32.
贺红江 《重庆工运》2003,(10):18-19
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目前,我国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约为1400万到1500万人,并且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解决好再就业工作无疑就成为各级党政要做好的头等大事。近日,记者深入重庆市天城移民开发区再就业部门及企业,采访到一组曾经是下岗失业员工。但通过执著打拼、自强不息,不仅自己实现了再就业,还为其他的下岗失业职工提供第二次就业岗位的再就业明?星,期望能对暂时就业无门路的朋友们一些创业启迪。  相似文献   
33.
在清末民初的学术界,杨守敬堪称是一位经历不凡,成就突出的大学者。其在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独特造诣为张之洞所赏识,并因此而被罗致到张之幕府。杨守敬先后在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勤成学堂、存古学堂任职,为张之洞的文教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无论是生活上还是仕途上,张之洞都对杨守敬关爱有加、提携备至,这些都体现了杨、张二人深厚的情感和友谊。  相似文献   
34.
日本自1192年镰仓幕府开始到1867年江户幕府结束,一直是由武士掌握政权,形成了日本古代社会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即所谓武家社会。武家社会不仅为武士道的繁殖生长提供了土壤条件,而且孕育了日本独特的精神文化。时至今日,它对日本社会以及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都发挥着重要影响。循着历史的脉络,对日本武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线性的梳理和归纳,进而明确日本武家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5.
36.
作为汉字古典词,"国学"初指西周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的学校,与乡遂设立的地域性"乡学"对应,后来引申为国家设立的学校。时至近世,随着西学东渐的展开,为与来自西洋的"西学"相区分,在汉字文化圈便有特指本国固有学术文化的"国学"一名出现。首  相似文献   
37.
郑剑顺 《世纪桥》2001,(4):54-56
冯桂芬(1809-1874),江苏吴县(今苏州)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进士。金榜提名后,冯桂芬任过乡试考官。不久,丁忧回籍。以后基本上没有做官,而在原  相似文献   
38.
幕僚是宋代幕府中乃至宋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虽然也有不少后来声名显赫者,但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名卑位低之辈。他们因种种因素、通过种种途径走进幕府,又藉由种种原因离开幕府,是我们了解宋人尤其是中下层群体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39.
<正>1859年10月27日,吉田松阴因宣传及参与"倒幕"被斩首。此后,在他的亲传学生中,出现了大批为明治维新立下功绩的精英和领导人,吉田松阴也因此被称为"明治维新思想之父"。日本军国主义前后对中国进行的长达70多年的持续系统侵略,其步骤与对外政策也是沿着吉田松阴当年的规划进行的。有专家评论说:吉田松阴是日本右翼势力的思想之源,不了解吉田松阴,就不了解日本的政治。  相似文献   
40.
侯君集,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列第十七位。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生年不详,卒于643年。很早就成为李世民的幕府,对李世民忠心耿耿,玄武门之变时帮助李世民登上皇位,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登基后,侯君集开始参与朝政,屡次亲征西域,成为一代名将。后来参与太子谋反事件,事泄后被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