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4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1篇
法律   344篇
中国共产党   779篇
中国政治   781篇
政治理论   259篇
综合类   4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傅玄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学者 ,他关注现实政治问题 ,在传统德治思想的基础上 ,就以德治国的核心 (仁政礼治 )、以德治国的具体方案 (德法兼施 ) ,以及安民与选官等问题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德治理论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后晚清社会动荡不宁,西方殖民势力楔入中国,清政府为挽救自身的统治展开了一系列自我变革。透过这些社会变化的表征,可以发现在内外的交互冲击之下,晚清的社会性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乃至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美国来华传教士与晚清鸦片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开鹏 《美国研究》2007,21(3):103-115
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的历史资料,对美国传教士对西方对华鸦片贸易的看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19世纪30年代,日益猖獗的英美对华鸦片贸易引起的灾难性后果,不仅迫使清政府对鸦片采取严禁政策,来华美国传教士对这种贸易的批评与谴责也日益严厉。美国传教士的反鸦片贸易观对美国国内舆论及《望厦条约》的签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影响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然而,《天津条约》签订前后,美国传教士鸦片贸易观的转变扭转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鸦片贸易的最终合法化。  相似文献   
14.
孙长民 《法人》2007,(8):35-35
制定统一的企业清算法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清算企业股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市场法律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官不得以事实不清为理由拒绝对案件作出裁判。法官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应首先适用立法规定来解决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当法无明文规定时,可根据举证的难易程度、证据的远近距离或是否有助于损害的预防与救济等价值因素,在合理范围内,根据公平原则、当事人的举证能力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自由地处理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的配置。  相似文献   
16.
以武术为研究对象,分析武术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发展历程中的礼德思想的衍变过程和在这过程中的发展高潮及低谷及其几千年形成的礼德思想对现在的体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学校德育,我们不仅要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要引导学生从小了解和感悟良好的行为习惯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八荣八耻”不但从社会舆论上,而且从社会风气上都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采用怎样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使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真正内化到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的人格结构之中呢?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一方面通过学校自身的德育工作创新,另一方面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家长培训,运用社会资源,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共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一、深…  相似文献   
18.
储昭根 《南风窗》2007,(11):77-79
正因为德国在西方和苏联分别占领下反纳粹比较彻底,而在民主化阶段又选择了反战态度坚决的政治家,德国人在反省历史方面才会比日本人出色。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传统治国方略是礼法兼治,也就是把以礼治国与以法治国结合起来;其集中形式是德刑并用,也就是把以德化民与以刑齐民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治国方略——法德兼治,是对传统治国方略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德性"自盈"是中国文化对个体自我体认的最基本的评语.而一切人生理想的诉求都集中于自我德行的外溢,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对人性自我意识的过分乐观.因此,这种基于德感意识的人性体认,缺乏追寻彼岸超越精神的动力,也带来了个体精神生活的乐感取向,从而导致了道德泛化和去道德化等诸多道德教育困境;而对人性体认建立在罪感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却孕育了具有超越之爱感的道德教育.所以,中国道德教育必须从狭隘的本土化思维框架中走出来,通过再思中西不同的人性体认,促进爱感的生成,承担培养爱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