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307篇
中国共产党   1190篇
中国政治   1201篇
政治理论   375篇
综合类   6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这既是我国道德教育在新世纪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大学德育课教学所面临的一项充满挑战性、前瞻性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92.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教育活动是一个多种智能互相作用的过程,本文旨在讨论在课堂教学、专题教学、教师角色的多重化、评价方式的灵活化四个方面如何实施多元智力理论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93.
赵文斌 《前进》2001,(3):20-22
江泽民同志年初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并将其概括为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五种精神”,是对我们党 80年来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历程中所体现的各种崇高精神的概括、提炼和升华,是对民族精神精华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我们事业立于不败之地,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  相似文献   
294.
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对激发青年学生热爱党和国家的情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抵制错误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5.
秦朝伦 《学理论》2013,(5):245-246
高中生是处于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又是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德育教育对学生价值取向、品格素养的形成有着无可置疑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对高中德育教育的成效质疑甚多。从长远来看,思考高中德育教育的掣肘因素何在,以及如何优化高中德育教育的环境,丰厚高中德育教育土壤,对解决当前德育教育困境具有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6.
胡爱琴 《学理论》2013,(18):262-263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坚持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德育效应是德育工作的最终体现和检验标准。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关键是要不断提升德育效应。从高校德育以及微博与高校德育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旨在总结我国高校德育在结合微博网络新媒体后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297.
传统的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联系,但在工作目标、内容形式、过程特点、学生角色、教师角色、工作原则等方面又有所区别.文章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构建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新模式,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98.
299.
网络因其个人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深受学生的青睐,网络载体的运用也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网络载体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广大德育工作者应  相似文献   
300.
郭东波 《理论月刊》2010,(4):177-179
大众文化在满足大众的生理需要和心理欲望的同时,也异化了大众的人格,弱化了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导向功能,瓦解了传统道德体系。要确保大众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个人、家庭、国家、全人类的和谐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德育也要与时俱进,并从家庭启蒙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