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307篇
中国共产党   1186篇
中国政治   1197篇
政治理论   375篇
综合类   6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构建高校德育创新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依据和谐社会的要求,要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联系中研究高校德育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52.
中央苏区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显著,为中央苏区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其德育工作具有众多的特点,即:明确的方向性、鲜明的时代性、内容的针对性、方法的多样性和广泛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53.
校园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8):101-101,112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基本手段。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改造着他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4.
高校德育必须强化德育理念.发挥德育主导作用.完善德育制度,优化德育机制和德育环境。唯其如 此,才能培育出健康、科学和生机勃勃的德育文化,才能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55.
论网络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网络时代,随着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加,高校德育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审时度势,面对现实,优化与构建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56.
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及德育途径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性格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要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7.
入世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教育机构进入我国,国外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管理方式、德育模式等都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对国外的几种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入世后高校德育工作应如何进行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入世后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以期对入世后的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8.
59.
德育系统本身是决定未成年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未成年人德育系统是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六个要素系统与幼儿德育、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包括中职和中师德育)三个层次系统构成的统一的整体。 目前,未成年人德育的实效性不是很强,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未成年人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德育系统本身的原因,也与德育系统所处的环境有关。本文拟从德育系统本身的角度,以未成年人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管理、评价为主线,结合幼儿德育、小学德育和中学德育对未成年人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试作  相似文献   
60.
探索生活化德育是新时代学校德育创新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生活化德育模式是指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于回归现实生活中 ,以道德主体为核心 ,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构建学校生活化德育模式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 ,它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课堂教育教学、道德实践平台、社区家庭德育等方面协调发展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