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300例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案例的病因、诱发因素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以期为心源性猝死案件的法医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法医病理检案中的心源性猝死案例,对其年龄、性别、死亡时间、死因、诱因及场所等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0例心源性猝死案例中男性多于女性,18~45岁发病最多;病因包括冠心病(129例),心肌病(78例),心肌炎(36例)等;应激为SCD最常见的诱发因素(157例)。结论 1应激和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2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除了要进行系统的尸检及病理学检查外,还要对死者的相关资料如:基础疾病、诱因、死亡时间、死亡经过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明确死因。  相似文献   
22.
据文献报道,有很多心源性猝死是由于致死性心律失常所致。在法医学鉴定工作中,心律失常所引起的猝死往往很突然,尸检及镜下病理学检查又缺乏特征性的改变,使得鉴定其死亡机制成为一大难点。因此,寻找一种客观、准确的心律失常鉴定方法,对于致死性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猝死的鉴定尤为重要。本文将就上述问题,从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定义、分类、产生原因、致死机制、形态学所见及死后生化检测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心源性猝死致死原因的法医病理学分析、鉴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3.
脑钠尿肽是主要由心肌细胞分泌的钠尿肽类激素,通常在心肌细胞受到牵拉时产生,具有利钠、利尿、舒张血管、调节血压等功能。临床上BNP是反映心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BNP在法医学中对心源性猝死的诊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综述了BNP的分子结构、表达调控及法医学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24.
25.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持续上升。心血管疾病极易造成“心源性猝死”,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此类猝死心跳呼吸骤停的4分钟内为黄金抢救时间,及时、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对于抢救至关重要。为传播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技能,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从2016年开始,娄底市中心医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急救知识科普培训,至今已累计开展近250场,影响20万余人,培训班在全市各县市区及乡镇农村开班,深入学校、企事业单位、驻军等重点场所,像普及消防灭火器使用一样将急救培训落实到人。  相似文献   
26.
新华社高级编辑徐勇在办公室突发心梗,抢救无效后去世;演员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突然晕倒,抢救无效后去世;北京一名地铁乘客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后去世……去年入冬以来,猝死事件频发。寒冷是心脏疾病加重、恶性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外在因素之一,会增加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发生的概率,导致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测定不同温度、不同储存时间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含量,探究血清cTnI、CK-MB、Myo随储存时间延长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9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心静脉血,分别在4℃和25±3℃条件下保存,分别测定抽血即刻(0 h)、24 h、72 h、168 h、240 h的血清cTnI、CK-MB、Myo含量,探究其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冷藏组血清Myo变化趋势不明显,血清cTnI、 CK-MB随储存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常温组血清Myo随储存时间延长上升,血清cTnI、CK-MB随储存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结论冷藏保存0~240 h及常温保存0~168 h的血液样本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死亡时心肌损伤情况,有望作为法医学诊断早期心肌损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8.
死亡原因分析是法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死亡原因的准确判断对司法实践的定罪量刑和公平公正至关重要。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 RNA)是在基因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表观遗传分子,其作为关键因子参与了各种生理学和病理学的过程。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逐渐显露出nc RNA如微小RNA(micro RNA,mi RNA)、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等在法医学实践中的巨大潜力,并为死亡原因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将对nc RNA在机械系窒息、心源性猝死、自杀以及其他死亡原因分析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其在死亡原因分析中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
178例心源性猝死法医组织病理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SCD)的病理特点与鉴别要点。方法对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2000—2005年尸检出的178例SCD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其病因、年龄、诱因及病理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冠心病、心传导系统病变、心肌炎、心肌病等在SCD中占有较大比例。冠心病猝死是中老年人SCD的最主要原因,青壮年人SCD的病因以非冠心病为主。如传导系统病变、心肌炎、心肌病。在儿童的SCD中先天性心脏病、传导系统病变及心肌炎占主导地位。结论不同的病因,其病理特点不同,其病理变化是法医学鉴定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622例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猝死的发病机制、鉴定指标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9至2012年622例确诊猝死的案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一般情况、临床病历、法医学尸体解剖所见及病理学诊断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2例中心源性猝死为主要类型,占59.49%,以中青年男性多见(30~50岁男性占43.78%),冠心病为主要病因,发病呈年轻化(≤35岁者占17.89%);心源性猝死、其它系统疾病猝死、不明原因猝死3组之间心脏重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青壮年猝死综合征与心源性猝死组中胸腺肥大或出血阳性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心源性猝死为猝死主要类型,发病呈年轻化,中青年男性为甚,冠心病为主要病因;胸腺肥大或出血引起个体应激系统障碍可能是致猝死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