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43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35篇
中国共产党   562篇
中国政治   788篇
政治理论   171篇
综合类   2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正经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因而被赋予社会治理功能与社会分配功能。然而,大学生志愿服务却普遍存在着主体意识欠缺,社会化不足、形式主义以及专业化不够等问题,这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我们有必要从强化主体意识、推进社会化、建构常态化以及提高专业化等四方面入手寻求对策,以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又在英国伦敦举办,全球为之瞩目。对中国人来说,四年前的北京奥运盛景还历历在目,伦敦奥运圣火点燃前夕,中国人民送上一曲《北京祝福你》,表现出友谊、分享和责任的奥运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83.
正近日,农六师奇台农场女工委在全场29个农业连队、4所学校、1所医院及4个企业单位成立了劳务服务队、法律咨询服务队、健身服务队、美化家园服务队、防疫服务队等10个巾帼志愿服务队,同时号召各行各业有特长的女职工积极参加。目前,全场共有志愿服务队总计300个,2800名女职工成为巾帼志愿者。  相似文献   
84.
祝灵君 《当代贵州》2014,(30):66-66
正群众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抓住人的活动平台,并在各个平台上有一支群众工作的专业队伍,实现群众工作全覆盖。在城市,一般人的活动平台有三个:从小在家庭、长大在学校、毕业在单位。与之相对应,新时期的城市社区群众工作创新应该有"三工队伍"和"三区平台"。所谓"三工队伍"是指由"政工(主要指党员干部)、社工(主要指社区工作或专业社会工作者)、义工  相似文献   
85.
志愿服务是新时期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载体。长春市在青少年志愿服务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大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努力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坚持全社会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以广州为例,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发达城市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历程及特点。旨在通过特色分析,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7.
肖珂 《时代风采》2011,(11):4-5
5月22日上午,阳光和煦,白云轻柔;在高楼林立、人声鼎沸的昆明市南屏步行街广场上,矗立着一座新近搭建起来的鲜红的大型活动仪式台和活动服务板房。灿烂的背景墙上,一行鲜红的“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志愿服务人民群众活动”的大字鲜艳夺目;  相似文献   
88.
朱亚芳 《当代贵州》2011,(27):57-57
作为党员,我把志愿服务当作光荣的政治任务;身为贵州人,志愿服务是我作为主人翁的责任;作为一名“90”后,志愿工作更是我们应当承担的社会义务。  相似文献   
89.
《中国妇运》2012,(12):33-34
一、巾帼志愿服务机制化,延伸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臂膀一是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对深入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加强队伍建设,制定管理办法,明确服务内容,建立了巾帼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考核制度。全区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成立巾帼志愿者协会,巾帼志愿服务以“拥有一支骨干队伍、设立一个固定场所、唱响一个主题口号、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开展一系列特色服务”为标准有序展开。二是建网络扩队伍。调动和整合全区妇女志愿者人才资源,由各级妇联干部、有关部门妇女工作者、女党员、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组成了法律援助、医疗救助、文化宣传等461个各具特色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15888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在基层。  相似文献   
90.
我叫徐萌,来自东直门街道。我要跟大家介绍一位上过电视、登过报纸、感动过东城,影响了北京的指路大王,他的名字叫谢亮。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用十年的时间,坚持一个信念,在3000多个日子里,为他人义务指路,提供帮助。如今,年过八旬的谢亮依然天天拎着书包、拿着水壶,走到街头义务指路,不同的是在他的身边多了许多和他一样的人,谢亮义务指路队的队员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